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子曰:“人之過也,各于其黨。觀過,斯知仁矣。”

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 [挑錯/完善]

  子曰:“人之過也,各于其黨。觀過,斯知仁矣。”

關(guān)鍵詞:論語,里仁第四

解釋翻譯
[挑錯/完善]

  孔子說:“人們的錯誤,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(zhì)是一樣的。所以,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,就可以知道他沒有仁德了。”

  這一章文句簡單,可是義理豐富?!喝酥^也』這個人,就是講一般的人。這個過,過失,一般人都會犯過失。過失怎么來的?這里講的『各于其黨』。黨有兩個說法,一個是做黨類,做類別這意思來講;第二個做朋黨這個意思講。

 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意思,孔安國批注里面講的,「黨,黨類」,他把它當(dāng)黨類來講?!感∪瞬荒転榫又?,非小人之過,當(dāng)恕而勿責(zé)之。觀過,使賢愚各當(dāng)其所,則為仁矣。」這是講到這一層意思,講得也很好??装矅呐?,注《論語》,孔安國漢朝人。到了南北朝時代,皇侃又給孔安國的批注做了一個疏,把這個話解釋得更清楚?;寿┙庹f,人的過失各有其類,「各于其黨」就是各有其類,不能一概而論。譬如說農(nóng)夫,他耕田的,他屬于耕田這類人。那他不懂耕田,他是過失,這個要批評,他得學(xué)耕田。如果農(nóng)夫他不懂得寫文書,當(dāng)然你也可以說這是過失,可是這個過失不屬于他這類工作,不能夠就求全責(zé)備。

  所以觀人之過要隨類而責(zé),你責(zé)備人你看他是不是這類人。他如果不守本分,沒有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,這個可以責(zé)備??墒侨绻@不是他本分,他沒學(xué)過,那他犯了過失你就不能夠求全責(zé)備,應(yīng)該原諒,這屬于仁人之心。所以說『觀過,斯知仁矣』。「觀過,使賢愚各當(dāng)其所,則為仁矣?!惯@是講我們觀察一個人過失,要看看他屬于什么類。如果一個人屬于是天資高的賢人賢才,我們可以要求高一些。如果這個人天資比較低,比較愚笨,那我們對他要求不能太高。太高不僅不能讓他進步,只會讓他生煩惱。就好像你責(zé)備一個農(nóng)夫不懂得寫文書,或者責(zé)備一個讀書人不懂得耕田,這都是沒有讓賢愚各得其所,沒有按類而責(zé)。這個心,求全責(zé)備的心就不仁。所以我們看過失,就反觀我們看過失的心。我看別人的過失,是不是出于仁心,那你就知道了。實在講,現(xiàn)在人過失太多,不僅說做事方面的過失,連做人都不會做。做人最起碼得講究道德,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。人要講究道義、恩義、情義,現(xiàn)在人確實很少能做得到。那我們觀察到這樣的一個情況,要不要求全責(zé)備?也不可以。為什么?因為現(xiàn)在人沒有接受過教育。他從小就沒人教他,他就不知道怎么做人,當(dāng)然他長大了也就做出不仁不義的事,這個你也不能怪他。就像佛門里面的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里講的,「先人不善,不識道德,無有語者,殊無怪也」。他為什么做出這種事情來?他父母沒教,父母都不知道。父母為什么不知道?他的祖父母也不知道?,F(xiàn)在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已經(jīng)斷層有四五代了,現(xiàn)在人他不懂倫理道德,不知因果,你怎么能怪他?所以我們對現(xiàn)代人只能夠?qū)捤?,這是仁心。

  我們對過失,「觀過」,觀察得清清楚楚,但是絕不能求全責(zé)備。要怎么辦?自己做好樣子,自己帶個好頭,然后我們自己教,希望慢慢把人心轉(zhuǎn)過來,回歸到倫理道德上,歸仁。這是仁心。又譬如說父母教兒女,許多父母抱怨兒女現(xiàn)在很難教,這《弟子規(guī)》光會背,但是做不到。那能責(zé)怪兒女嗎?首先應(yīng)該我們自責(zé),我們自己做到?jīng)]有?如果我們自己都沒做到,那你責(zé)備兒女做到,怎么可能?這叫求全責(zé)備。實在講,兒女都是學(xué)父母的,父母做到了,兒女自然做到。父母沒做到,你怎么教他,他都不肯去做。他不服你,「你都不做,為什么要我做?」所以君子、仁人都懂得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反觀內(nèi)省。我們學(xué)《論語》,《論語》里面講的都是孔子的心法,圣人的境界。我們看《論語》這些言辭,光讀懂不行,要去做,做給眾人看。用自己的身教感化世人,這才是仁人。這是第一層意思,剛才講的「黨」是作黨類來講。

  第二個意思,這個「黨」是做朋黨的意思講,也講得很好。因為《論語》里面,后面「述而篇」里面出現(xiàn)了「吾聞君子不黨,君子亦黨乎」,這個黨是作朋黨的意思講,這里用朋黨這意思也講得通。什么叫朋黨?《程氏集釋》里頭,程樹德先生他對《論語》有一個批注,批注得很厚的,也是集古今之《論語》批注大成。他講到,這個黨就是「有所親比謂之黨」。親比就是有私情、有偏私,這結(jié)黨了。用這個意思來講,說「人之過也,各于其黨」。意思就說,人為什么會犯過?就是因為有偏私,有私情,有自私自利,所以就造出以私害公這些事情。這是過失的來源。

  換句話講,只要有私心,人難免會有過錯。如果沒有私心,只存公心,那絕對不會犯過失。他事情做得不圓滿,甚至我們講是做錯了,錯了也是對。為什么?他的發(fā)心是對的,為公。如果人有私心,他把事情做得好像對別人有好處,做對了,對了也是錯,因為他出發(fā)點就錯了。實在講,對也是對在一時,對小范圍來講是對,從長遠來看,從大范圍來看,還是錯。所以圣人看事情他看流弊,看影響的范圍,不是看在一時,所以總要把私心放下。

  《朱子集注》當(dāng)中,南宋朱熹朱夫子他《集注》里面,也提了更具體的意思。他把這個黨也當(dāng)作黨類來講,講得很具體。他引用程子的話來講,「程子曰:『人之過也,各于其類。君子常失于厚,小人常失于薄;君子過于愛,小人過于忍』。尹氏曰:『于此觀之,則人之仁不仁可知矣』。」程子是朱子的私淑老師,他引程子的話也代表自己的意思。程子講的,「人之過也」,人犯過各有其類,類別不同,這里分為君子和小人兩類。君子他過失常常是因為太厚道,所以有過失。小人過失相反,因為刻薄產(chǎn)生過失。我們也常常看到,確實有這兩類人。譬如說有一個人很厚道、很老實,很想幫助人。可是在這個時局因緣當(dāng)中,他可能沒有看清楚。他想幫助人的時候,譬如說,說的話說多了,可能說出一些不應(yīng)該說的話,他自己不知覺,他不是故意?;蛘呤窍霂椭耍龅姆执鐩]有拿捏好,所以導(dǎo)致事情不圓滿,這事當(dāng)然有過失,可是這個過失出自于厚道的存心,這是君子之類。那小人反過來,小人自私自利、刻薄,所以他犯的過失更重。即使是他在與人交往當(dāng)中很圓滑,沒有得罪人,但是這種小人出發(fā)點有自私自利的心,已經(jīng)錯了。這就是《論語》里面提到的「鄉(xiāng)原」,好像很圓滑,都沒得罪人,人們都跟他關(guān)系很好,可是他不能夠扶正一鄉(xiāng)的正氣,還是因為有自私的考慮。

  這就后面講到的「君子過于愛,小人過于忍」。君子愛人,愛人、幫助人可能過分了,造成過失?;蛘叻执鐩]掌握好,但是出發(fā)點是對的。小人過失,為自己考慮,見到不平、不正義的事情,也不能夠挺身而出匡扶正義,這是屬于忍,冷漠、沒有愛心。寧愿有君子的這種過失,也不能有小人的過失。君子的過失容易改,他不斷的積累人生社會的經(jīng)驗,他就不會犯過失。小人存心壞,這個很難改,必須要他自己回頭,自己生慚愧心、生懺悔心,改他的心才能改得過來。所以尹氏,這是程頤的弟子尹彥明,宋儒。他講到,「于此觀之」,從這兩類,君子和小人他們的過失來看,就知道仁和不仁,就知道誰是君子、誰是小人。

  蕅益大師在批注里面講的,「此法眼也,亦慈心也。世人但于仁中求過耳,孰肯于過中求仁哉」。蕅益大師講,君子心存仁愛,所以他有慈心,他也有法眼,他也能夠觀察人。觀察人,他的過失是因為過于愛還是過于忍,是過于薄還是過于厚,他能鑒別君子小人。夫子這句話味道很濃,教我們「觀過,斯知仁矣」。世人一般只是從「仁中求過」,一個仁人難免在社會上遭受人家的批評指責(zé),為什么?因為他跟別人不同類。別人都不仁,他很仁,所以世人在他身上找毛病,吹毛求疵??鬃舆@里教我們「于過中求仁」,從一個人過失當(dāng)中你去體會,體會他這個心是不是仁。這就是慈悲,這是具法眼。

  像我們恩師在講課當(dāng)中提到這么一個例子說,過去清末民初這一段時期當(dāng)中,有一位法師為人非常厚道老實,而且比較笨。在寺院里面做香燈,常常被人捉弄。有一次,其它的法師跟他講,說你天天搞香燈蠟燭,現(xiàn)在都潮濕了,拿出去曬曬。他聽了之后他也不懷疑,拿出曬就曬,他就把蠟燭白天拿出去曬。曬到傍晚,蠟燭都化掉,結(jié)果晚上做晚課的時候沒有蠟燭點,大家都笑話他。結(jié)果維那師把這個事報告給老和尚,住持老和尚。老和尚知道之后,把這個曬蠟燭的法師叫來,跟他講,說「你也不要做香燈了,你就來我這里,每天你要拜三千拜,拜佛。什么都不要做,就拜佛。」結(jié)果這個曬蠟燭的法師很老實聽話,就每天三千拜。拜了幾年,忽然有一天開悟了,大徹大悟,智慧頓開,能夠隨口說出詩、偈子,后來講經(jīng)說法。這是什么?老和尚具慧眼、具慈心,他能從人的過失當(dāng)中求仁。他這個過失不是他自己意愿的,他是太老實,失于厚道,沒有這個智慧。但是他有一片仁心,這個人老實,他絕對沒有私心雜念,所以叫他來拜佛。最后拜了開悟,他成就了。那些笑話他的人都沒有成就,他能成就。

  那如何能夠從過中求仁?這也是一個學(xué)問。蕅益大師下面給我們講的,「然惟過,可以觀仁。小人有過,則必文之。仁人有過,必不自掩。故也?!顾v,一個人犯過失,可以從中看出他是不是仁人,看他的存心。怎么看?如果是小人有過失,他一定會自己掩飾自己?!肝闹咕褪俏倪^飾非,他不能勇于承認錯誤,他會掩飾,用種種借口理由來解釋,沒有改過的誠意。仁人有過失,他絕對不會自己掩飾自己,他勇于承認錯誤,勇于改過自新,下次不會犯,正如顏回不貳過。就從這里就能看到小人還是仁人,這就是法眼。所以你看,孔子這每一句話里頭具有很深的學(xué)問、智慧,這《論語》很有味道。我們講得也比較細,一起來學(xué)習(xí),相信不知不覺,正如古人講的,就能變化氣質(zhì),就能夠慢慢做君子、做仁人。

  【評析】

  孔子認為,人之所以犯錯誤,從根本上講是他沒有仁德。有仁德的人往往會避免錯誤,沒有仁德的人就無法避免錯誤,所以從這一點上,沒有仁德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(zhì)是相似的。這從另一角度講了加強道德修養(yǎng)的重要性。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推薦

子曰:“人之過也,各于其黨。觀過,斯知仁矣?!痹慕忉尫g

古詩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(zé)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(xué)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