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曰:“譬如為山,未成一簣,止,吾止也;譬如平地,雖覆一簣,進,吾往也。
關(guān)鍵詞:論語,子罕第九
孔子說:“譬如用土堆山,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,這時停下來,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;譬如在平地上堆山,雖然只倒下一筐,這時繼續(xù)前進,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。”
孔子用兩個比喻來說明我們應(yīng)該怎樣求學。這里說『譬如為山』,「為山」就是堆成一座山,為就做的意思,要做一座山,堆成一個山,我們要累土。這個「簣」就是盛土的器具,我們累積一座山要一簣一簣的,這是一點一點的去累積。如果是還沒累到成山之前還差一簣,我們就累成了,但是我們止了,『未成一簣』,就差一簣還沒成,沒成功,我們就止住了,這一止就不能成功,所謂功虧一簣。這個是誰止的?『吾止也』,不能怨人,功虧一簣是自己停止了,不能怨人。像你做好事,你得矢志不渝的做下去,立定志向、目標,你就一直做下去,不成功、不達到目的,我們不能停止。你要停止,你不能埋怨這是因緣不足,很多人障礙你,你都埋怨別人,不行,是你自己停止。你不停止,誰也不能讓你停止。
底下又舉一個比喻,『譬如平地』,這個「平地」應(yīng)該是什么?有坑坑洼洼的,有地上的這些洞,我們要把它平整。這個平地應(yīng)該對為山,為山是做山,為是動詞,所以平地的平也應(yīng)該做動詞。在先儒有這么一種講法,是填平洼地?!弘m覆一簣,進,吾往也』?!父病咕褪窃偬钕氯?,再填一簣土,「進」就是你要再進一步,再努力一下,你就成功了。這個成功也跟別人不相干,是自己肯下努力,你肯用功得到的結(jié)果,所以叫「吾往也」。往,是我所下的努力,所以成功與否都在于自己,自己只要肯去做,沒有說達不到目的的。
孔子用這個比喻,不是真正讓我們?nèi)樯?、去平地,是用這個比喻,當然他這個比喻是泛指很多事情,我們?yōu)閷W,我們求道,我們做一樣好事都是要用這種精神,乃至讀一本書,上一堂課,小事都要如此。我們以學問增長來講,學問天天累積就能增長,不能夠我今天學夠了,我就不再學了;今天聽經(jīng)了,我就不再聽了,這個就止了。一止,往往是功虧一簣。特別是學圣賢之道,古人講得好,「三日不讀圣賢書,則面目全非」。這是真的,現(xiàn)在我看不用三日,一日不讀圣賢書,一日不聽圣賢教誨,肯定也是面目全非。至少我自己是這樣,不知道你們會不會比我好一點,所以天天都不能間斷,所謂學無止境。
【評析】
孔子在這里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,說明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,他鼓勵自己和學生們無論在學問和道德上,都應(yīng)該是堅持不懈,自覺自愿。這對于立志有所作為的人來說,是十分重要的,也是對人的道德品質(zhì)的塑造。
簣:音kuì,土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