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子曰:“衣敝缊袍,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,其由也與?‘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?'”子路終身誦之。子曰:“是道也,何足以臧?”

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 [挑錯/完善]

  子曰:“衣敝缊袍,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,其由也與?‘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?'”子路終身誦之。子曰:“是道也,何足以臧?”

關(guān)鍵詞:論語,子罕第九

解釋翻譯
[挑錯/完善]

  孔子說:“穿著破舊的絲棉袍子,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認為是可恥的,大概只有仲由吧。(《詩經(jīng)》上說:)‘不嫉妒,不貪求,為什么說不好呢?'”子路聽后,反復(fù)背誦這句詩??鬃佑终f:“只做到這樣,怎么能說夠好了呢?”

  這個話孔子先是贊嘆子路,「由」就是子路,他名字叫仲由?!鹤釉唬阂隆唬敢隆故悄畹谒穆暳x,就是穿衣服的意思,作動詞講?!阂卤掷埮邸?,敝就是非常樸素的,甚至有簡陋的那種衣服,「缊袍」按照古注講,是用亂絲或者亂麻做的棉衣,那是用來抵御寒冷的,做得很粗糙,那是窮人穿的御寒的衣服。富貴的人穿的什么?穿「狐貉」,狐、貉都是兩種野獸,狐貍跟貉。貉跟狐貍很相似,牠們的毛用來做皮衣,那是又暖和又輕,是很高貴的、名貴的這些皮衣。貉的皮比狐皮更為高貴,更名貴?!阂潞颜摺?,就是指那些富貴人。這是贊嘆子路,子路穿著非常破舊、簡陋的衣服,棉襖,跟穿著狐貉皮衣的富貴人站在一起,『而不恥者』,就是不感覺得羞恥,這個人只有仲由,『其由也與』,這是夫子贊嘆仲由,這是子路的德行。

  一般人穿著樸素的衣服,站在那些穿著名貴衣服的人旁邊,總感覺到羞恥,好像低人一等,但是子路從來沒有。為什么?子路是修道人,他的心是放在道上,沒有放在這些衣服、飲食上。所以,你看《弟子規(guī)》上講的,「若衣服,若飲食,不如人,勿生戚」,我們衣服也是比別人差,這沒什么低人一等的,你不要憂惱,子路就做得到,不以惡衣惡食為恥,這個人是真修道的。

  夫子講過,「志于道,而恥惡衣惡食者」,其余則不足議也。說你志于道,你要成圣成賢,但是你穿著不好的衣服,吃的不好的飯菜,你好像覺得心里面很難過,覺得這是很羞恥,夫子不跟你再論道了,你這個人不配。為什么?你的心是放在名利上面,放在名聞利養(yǎng)、五欲六塵上的,夫子不跟你談了。所以真正有志于道的人,要放下名聞利養(yǎng)、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,放下貪瞋癡慢,子路這里做得到,所以夫子稱贊他。

  上半段是孔老夫子贊嘆子路,說他能夠穿著破舊的缊袍,而跟那些穿著狐貉皮衣的富貴人站在一起,但是不覺得羞恥,這是因為心放在道上,所以不以惡衣惡食為恥,孔子稱贊他。底下一段,有些先儒把底下這段分開一章,有的是合起來做一章,我們兩種分法都可以并存,意思有連貫之處,但是又有獨立。

  『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』,這一句是《詩經(jīng)》里面的經(jīng)文,出自于《詩經(jīng)·衛(wèi)風·雄雉篇》??鬃右眠@兩句詩,「不忮不求」,忮就是害的意思,害人的害。根據(jù)馬融的批注,不忮害、不貪求,這樣的人怎么會不善呢?這是馬融的批注。馬融是東漢時期的大儒,他是鄭康成的老師。這個詩就是說,我們沒有存害人的心,又不貪求,這樣的人怎么會不善?一定會善。這個臧,「何用不臧」的臧,就是善的意思。馬融的弟子鄭康成,在他批注《詩經(jīng)》里面,他有一個「詩箋」說到,不疾害他人,不求備于一人,這樣的行為何以是不善呢?所以這個不求,是指不求人。不害人、不求人,他自然品格就高尚,這個也是大同小異。

  清朝的大儒劉寶楠引《韓詩外傳》說到,「利是害的根本,福來以后便是禍,只要不求利,便無害,不求福,便無禍」。他這個求,也是解釋成跟鄭康成一樣,不求人,不僅不求人,什么都不求,于人無爭,于世無求,也不求利,也不求福,這也是一種說法。當然人到無求品自高,如果有求的心,必定也會帶來副作用的,求不求得得,看你是不是如理如法的求。像明朝了凡先生他那種求,他就是如理如法的求,他是按照善惡因果的定律來求的,積善因得善果,他這樣求,那就有求必應(yīng)。如果能夠一無所求,品格就更高了,離圣人也就不遠了。所以《詩經(jīng)》這一句話有三種說法,馬融的,鄭康成的,以及劉寶楠的。子路當時跟夫子學(xué)習,夫子常常教大家《詩經(jīng)》,子路是對《詩經(jīng)》這兩句最為欣賞,常常諷誦,『子路終身誦之』。當然他諷誦《詩經(jīng)》,也就是照這個《詩經(jīng)》的教導(dǎo)來學(xué)習。

  可是孔子底下說,『子曰:是道也,何足以臧?』孔子要求弟子還要再進一步,更上一層樓,不能夠停住在那里。因為做人固然要做到不忮不求,就是不害人,也不求人,無所求,這個品格高。只是守著這一道,「是道也」,就是只是做到這一點,可以算是一個好人,但是不能夠解決大問題,也就是說還不能算得道,這個是一個基礎(chǔ),可是不能只停留在這里。所以,孔子期望子路是不要停留在這個小的境界上、小的成就上,要由此提升,進修大道,所以說「何足以臧」,臧是善,就是何足以為善。什么何足以為善?就是不忮不求這個境界,你只做到不害人、不求人,那還不能夠算得上純善,還要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??梢姷每桌戏蜃铀淖非笳媸侵驹谑ベt,不是只做一個世間好人而已,好人還不夠,要做圣人。

  蕅益大師批注說到,「詩之妙,在一用字。夫子說子路之病,在一足字。用,則日進。足,則誤謂到家,不知正是道途邊事耳」。蕅益大師在這里龍點睛,把夫子的意思給我們講出來了。這兩句《詩經(jīng)》,它的妙處,詩都有詩眼,就是關(guān)鍵詞在哪里,關(guān)鍵詞是在一個「用」字,這是詩眼?!覆烩宀磺?,何用不臧」,何用不臧,意思是說,你如果能夠在不忮不求的這個基礎(chǔ)上用功,要繼續(xù)努力,這才是真正達到善了。所以我們讀《詩》,還要往深處去體會。子路讀了這兩句詩,只停留在基礎(chǔ)的境界,沒有深入,所以夫子說子路之病,他的毛病就在一個「足」字。所以夫子給他一點化,告訴他,不能只停留在原來境界上,不能以此為足。你得少為足,你就停在那,你不能再進步了,要繼續(xù)精進努力,不斷提升,所以「用則日進」,天天要求進步。《大學(xué)》里面講的,「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」,日新又新,天天進步,天天做新人,這是用字之妙。你用了,何為不善?不用,就不能算是圓滿的善?!缸恪咕褪亲勇返拿?,得少為足。「誤謂到家」,誤以為自己功夫已經(jīng)到家了,到達了《詩經(jīng)》所說的最高境界。這是個誤會,其實你只是在入門階段,還遠著,「不知正是道途邊事」,剛剛是上路,到家還早著呢。這是夫子提醒子路,更是提醒我們后學(xué),一定要不斷精進努力,不能夠稍有點成就,就止而不前。

  【評析】

  這一章記述了孔子對他的弟子子路先夸獎又批評的兩段話。他希望子路不要滿足于目前已經(jīng)達到的水平,因為僅是不貪求、不嫉妒是不夠的,還要有更高的更遠的志向,成就一番大事業(yè)。

注釋出處
[請記住我們 國學(xué)夢 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  衣:穿,當動詞用。

  敝缊袍:敝,壞。缊,音yùn,舊的絲棉絮。這里指破舊的絲棉袍。

  狐貉: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。

  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:這兩句見《詩經(jīng)·邶風·雄雉》篇。忮,音zhì,害的意思。臧,善,好。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推薦

子曰:“衣敝缊袍,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,其由也與?‘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?'”子路終身誦之。子曰:“是道也,何足以臧?”原文解釋翻譯

古詩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(xué)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