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經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子曰:“奢則不孫,儉則固。與其不孫也,寧固。”

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(wǎng)絡 [挑錯/完善]

  子曰:“奢則不孫,儉則固。與其不孫也,寧固。”

關鍵詞:論語,述而第七

解釋翻譯
[挑錯/完善]

  孔子說:“奢侈了就會越禮,節(jié)儉了就會寒酸。與其越禮,寧可寒酸。

  根據(jù)《論語集解》,「孔安國曰,俱失之也?!埂妇闶е病梗侵v奢和儉兩方面都不好,「奢不如儉」,兩方面雖不好,但是奢比起儉來講就更不好,奢是奢侈,儉是節(jié)儉?!荷輨t不孫』,不孫就是不恭順,謙遜的遜,奢侈的人往往就不謙遜,「孫」字它是通謙遜的遜字?!簝€則固』,固就是鄙陋,固執(zhí)鄙陋。『與其不孫也,寧固』,所以這是講與其奢不如儉的意思?!都狻防锩嬷v,「奢則僭上,儉則不及禮耳?!股莩薜娜?,他對上不恭敬,僭越禮法;儉的人,他只是不及禮,可能禮數(shù)有點缺失、鄙陋,固是當鄙陋來講。所以這里講奢侈而不恭順,還不如節(jié)儉而鄙陋的好。講究禮最好是中道,不能夠過于奢,也不能夠過于儉,這兩者都不符合中道,所謂過猶不及。兩個比起來,與其是奢侈而不謙遜,所謂傲氣凌人,這樣必會遭禍患,那還不如節(jié)儉而固陋,遭人譏評、譏嫌,這還好一些。所以孔子寧愿主張固陋好,當然最好是行中道,可是中道不容易行,非要偏一邊,偏到節(jié)儉這邊還好。

  蕅益大師批注中說,「此與對林放同意?!埂噶址艈柖Y」這章,在《論語》里面講的,「林放問禮之本。子曰:大哉問。禮,與其奢也,寧儉?!惯@個意思是相同的。林放相傳也是孔子的弟子,他問禮的根本是什么??鬃踊卮穑复笤諉枴?。這是贊嘆他問得好,這個大是贊嘆他,先贊嘆他問得好,然后再解答他。確實,問禮的根本,這是難能可貴。那孔子答復林放說,「禮,與其奢華,寧愿節(jié)儉」。奢和儉兩者都不是禮的根本??墒莾烧呦啾绕饋?,儉比較更近于禮之本,所以古德講「儉以養(yǎng)德」。禮的根本是什么?道德,是仁。道、德、仁、義、禮,這樣講下來,所以禮的根本:道、德、仁、義。那能夠節(jié)儉,比較能夠更相近于道德仁義,通過節(jié)儉也能夠悟本。

  「卓吾云」,蕅益大師用李卓吾先生的話說,「救世苦心」,世人已經不能行中庸之道久矣。講中庸那是圣人的德行,一般人做不到,太高了。要幫助現(xiàn)代人,那講高的沒用處,講低一點。低的是什么?世人現(xiàn)在奢侈,所謂驕、奢、淫、逸。我們現(xiàn)在社會比起孔子當時社會,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,你看奢侈浪費多嚴重。夫子講與其奢不如儉,這是救世苦心,這是善巧方便,對機說法,提倡節(jié)儉,儉以養(yǎng)德。有節(jié)儉的美德,人才能夠堅守他的正道,才不至于變節(jié),所謂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」。這是從節(jié)儉當中要養(yǎng)成的,這是夫子救世苦心,對眾生的病根來講。假如說現(xiàn)在人世間全部都是非常節(jié)儉,那夫子就會倒過來說:與其節(jié)儉不如奢侈點好。教育,就像治病一樣,他患什么病,你就給他用什么藥,都不能偏激,過猶不及。

  像釋迦牟尼佛當年成道的時候,之前他修苦行,一天只吃一根麥稈,餓得肚皮貼到了脊梁骨上,六年苦行。后來他意識到了,光是過分苦行無益,對我們的正道沒有幫助,所以他最后明白,把苦行也舍棄了。對那些跟著他一起苦行的人,說你不要做無益苦行,這是對他們講,因為他們節(jié)儉得過分了,一天吃一根麥稈,所以這時候佛肯定對他講要中道。他不能理解中道,與其儉不如奢,他會給他倒過來講。那都是什么?治他的病。病好了,把這個也放下。病好了,不能總吃藥,總吃藥又吃出病。所以要中道是最高,不能中道,那就對癥下藥。那現(xiàn)在人絕對不可能,你還得講與其儉不如奢,因為他現(xiàn)在一天吃一根麥稈的,恐怕找不到了,天天大魚大肉的人卻有之,不少,你去跟他講與其奢寧儉,這就對了,所以我們提倡節(jié)儉,這是救世苦心。

  【評析】

  春秋時代各諸侯、大夫等都極為奢侈豪華,他們的生活享樂標準和禮儀規(guī)模都與周天子沒有區(qū)別,這在孔子看來,都是越禮、違禮的行為。盡管節(jié)儉就會讓人感到寒酸,但與其越禮,則寧可寒酸,以維護禮的尊嚴。

注釋出處
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  孫:同遜,恭順。不孫,即為不順,這里的意思是“越禮”。

  固:簡陋、鄙陋。這里是寒酸的意思。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典推薦

子曰:“奢則不孫,儉則固。與其不孫也,寧固。”原文解釋翻譯

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