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閔損

先秦詩人

閔子(公元前536年—公元前487年),名損,字子騫。春秋時期魯國人,孔丘孔子)弟子, 孔門七十二賢之一,孔門十哲之一。以孝聞名。

閔子以孝聞名,為二十四孝之一,孔子稱贊說:“孝哉,閔子騫!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”。

1074年,齊州太守李肅之在墓前建祠祭祀,由蘇轍撰文、蘇軾書寫《齊州閔子祠記》的石碑,敘述了修建祠堂的經(jīng)過。

明代,經(jīng)歷城人劉敕發(fā)集,捐資重修了閔子騫墓和子閔子騫祠,并在殿后修起了“講學堂”的東西廂房“齋”和“蘆花館”。

閔損詩詞作品
閔損古籍名句
人物生平
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閔子騫(前536--前487),名損,字子騫,尊稱閔子。魯國人。

生于魯昭公六年,卒于魯哀公八年,比孔子小15歲。他出身貧寒,生母又過早去世。為家境所迫,很小就從事體力勞動,經(jīng)常隨父親駕車外出謀生,過著十分清苦的生活。后來拜師孔子,成為孔子“仁”“德”理想的忠實推行者和積極宣傳者,以孝行名聞天下。終生不愿出任官職,直到50歲時去世。其先祖是魯國的第四代國君魯閔公,其父閔世恭為八世祖。孔子高徒,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并稱,為七十二賢人之一。

子騫為人極孝。他少年喪母,父親娶了繼母。繼母偏愛自己親生二子,虐待閔子騫,子騫卻并不告知父親,避免影響父母間關系。

某年冬天,繼母給自己的孩子做棉襖,而假裝給子騫棉襖,其實內里填的是蘆葦,所以他寒冷無措。一日父親坐車帶他們兄弟三個外出,讓閔子騫在前邊掌鞭趕車,閔子騫因寒冷饑餓無法馭車,馬車滑入路旁的水溝內。父親非常生氣,說:“你這個孩子真沒出息,穿得這么厚還打哆嗦!看你弟弟,棉襖比你的薄,也沒像你凍得那個樣子。”喝斥后還鞭打他,結果抽破衣服露出了蘆花。父親再捏捏另兩個兒子的棉衣,心里明白了,父親知道自己冤枉了閔子騫,而后大罵妻子不賢惠,決定休妻。子騫長跪于父親面,為繼母求情:“母在一子寒,母去三子單。(母親在,只有我一人受凍;母親離開的話,兩個弟弟都要和我一起承受沒有母愛的孤單痛苦了)”父親便不再休妻,繼母也痛改前非。

其后求學于孔子,孔子仕魯期間季氏曾聘請他出任費宰,閔損婉拒說:“善為我辭焉。如有復我者,則吾必在汶上矣。 (請?zhí)嫖彝裱灾x絕了吧。如果再請我的話,我必定會去躲在汶上)”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(jīng)典推薦

閔損簡介-閔子-子騫-閔損的詩詞名句

古詩國學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