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鏊(1450—1524)明代名臣、文學家。字濟之,號守溪,晚號拙叟,學者稱震澤先生,漢族,吳縣(今江蘇蘇州)人。十六歲時國子監(jiān)諸生即傳誦其文,成化十一年進士。授編修,弘治時歷侍講學士,充講官,擢吏部右侍郎,正德初進戶部尚書、文淵閣大學士。博學有識鑒,有《姑蘇志》、《震澤集》、《震澤長語》。
政治
籌邊計熟
王鏊面對明自正統(tǒng)以來的邊患頻繁、國勢漸弱的現(xiàn)實,呈《上邊議八事》,提出自己的治邊八策(定廟算、重主將、嚴法令、恤邊民、廣召募、用間、分兵、出奇),而多被采納。對武宗的“嬖幸亂政,功罪不明,委任不專,法令不行,邊圉空虛”深感憂慮,并希望武宗“大奮干剛”。
對抗權宦
面對武宗寵幸宦官、荒淫冶游,特別是劉瑾等“八虎”的倒行逆施,王鏊與韓文等敢于發(fā)奸。但這件事終因“八虎”向武宗“乞命”而發(fā)生逆轉,結果是劉瑾掌司禮監(jiān),大學士劉健、謝遷被迫致仕,劉、謝、韓等五十三人還被誣結黨,后韓文被逮下錦衣獄,劉、謝被削籍,其后又奪誥敕。而在這場斗爭中,王鏊卻入閣,雖然正德四年四月,他又不得不致仕,卻得到了善終。嘉靖初,他在《謝存問疏》中曾說:“適值逆瑾盜政,播弄威福,臣力既不能沮抑,性又不善詭,隨不得已乞身而退?!彼凇段疑芬辉娭袑懙溃骸拔橗R寵辱,冥懷無丑好。得之亦不驚,失之曾不懊?!庇纱丝梢?,王鏊立朝,有執(zhí)政才能,不乏正義感,但明哲自守的處世哲學依然很明顯。
深睹民苦
王鏊歸鄉(xiāng)后,目睹吳中重賦之苦,作《吳中賦稅書與巡撫李司空》,精辟剖析了吳中重賦之形成、發(fā)展、現(xiàn)狀及對策,成為不朽的名作,為學者研究明代吳中重賦的權威依據(jù)。
文學
一變文風
王鏊博學善于識別人才,文章雅正,言談議論明晰流暢。晚年著《性善論》一篇,王守仁看后說:“王公的文章達到精深的境界,世上的人也很難達到。”他在弘治、正德時期,以高第探花、臺閣重臣的身份,對臺閣、鄉(xiāng)邦文學都產(chǎn)生了重要影響,成為弘治、正德間,文體變革的先行者和楷模。他的黜浮崇古的文學觀和尚經(jīng)術、去險詭的取士傾向,影響了一代文風。他承接了吳寬的老一批吳中交游圈,又發(fā)展了新一批吳中及淮左文人,交游較密切的如文徵明(文壁)、唐寅、都穆、蔡羽、邵寶、楊一清、靳貴及“婁東三鳳”等。繼吳寬之后,他對吳中詩派,尤其是其中堅力量如“吳中四才子”等,產(chǎn)生了更為直接的影響。
文章大家
王鏊著作《震澤長語》 王鏊的文學觀點是復古的,但他顯得比較開通一些。一是在復古范圍上,他不專于唐,亦不專以宋,而是比較辯證地看待前代詩歌:“予嘗評古今詩,唐以格高,宋以學勝,至元乃出入二者之間,其實似宋,其韻似唐,而世變之,高下則不可強也?!倍窃趶凸欧椒ㄉ?,他主張“師其意,不師其詞”、“為文必師古,使人讀之不知所師,善師古者也……所謂師其意,不師其詞,此最為文之妙訣?!彼缟?a href='http://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/shiren/432247.html' target='_blank'>韓愈、王安石的文章,認為韓文“變化不可端倪”,皇甫湜得其奇,李翱與張籍得其正,而李翱又兼得其態(tài),“合三子一之”才是完整的。因此,王鏊又強調,如要師其意,就需要博學,需要精思,需要領悟。朱彝尊說王鏊“以經(jīng)義重,詩非所長?!苯裼^其集,古體詩中杰作不多,惟歌行體中偶有力作。但王鏊寫得最好的是七言近體。王鏊集中還有一組集中寫武宗荒淫逸游的《十三絕句》,溫雅之中深含諷刺,十分難得,朱彝尊極為欣賞,稱其“甚得諷諫之體。”王鏊“時文工而古文亦工”,為一代文章大家。他黜浮崇古,湛深經(jīng)術,所以其文章舂容醇厚、淵深博贍,頗有唐宋遺風。其“墓志銘”類文章,寫人紀事,重視節(jié)操,聯(lián)系時運,舂容有度,不華不飾,質樸典重,也有相當?shù)奈膶W價值。如為顧佐、倪岳、趙寬、沈周等人寫的墓志銘等。見于他的“雜傳”中的一些經(jīng)學、史學類的文章,則更顯示出他的湛深學識和純雅而明暢的文風。
個人作品
王鏊著有《震澤編》、《震澤集》、《震澤長語》、《震澤紀聞》、《姑蘇志》等?!痘拭鹘?jīng)世文編》輯有《王文恪公文集》。王鏊還曾參與編修《明憲宗實錄》、《明孝宗實錄》,任《孝宗實錄》副總裁。并與徐溥等共修《大明會典》,任副總裁。其所撰《姑蘇志》共六十卷,分沿革、疆域、山水、風俗、戶口、城池、寺觀、古跡、紀事、雜事等,共三十一門。該志采用綱目體?!端膸烊珪偰刻嵋吩u該志“繁簡得中,考核精當”。
書法
王鏊有書名,書法清勁爽健,結字縱長嚴謹,得峭拔風神。不足處似清健有余,沉穩(wěn)不足,筆畫略見干澀,此或與硬毫書有關耳。
藏書
王鏊家居共14年,“不治生產(chǎn),惟看書著作為娛,旁無所好,興致古澹,有悠然物外之趣”。筑“顏樂堂”、“宜晚軒”,富藏書。與吳寬、唐寅、文徵明等藏書家互相唱和。曾自稱:家世藏書,分散于數(shù)處,以防散佚、水火之虞。清人姜紹書論他為明一代藏書家之一。藏書印有“濟之”、“御題文學侍從”、“渭北春天樹,江東日暮云,何時一樽酒,重與細論文”、“王濟之圖書”、“大學士章”、“三槐之裔大宗伯章”、“震澤世家”等??虉D書有《孫可之集》、《古尚方》等。
早有才名
王鏊于明景帝景泰元年八月十七日(1450年9月22日)在洞庭東山震澤鄉(xiāng)胥母界陸巷口王氏三槐堂王琬舊第出生,其父王琬曾任光化知縣。王鏊自幼隨父讀書,聰穎異常,八歲能讀經(jīng)史,十二歲能作詩,十六歲時隨父北上入京師,習業(yè)于國子監(jiān),寫得一手好文章,其文一出,國子監(jiān)諸生就爭相傳頌,侍郎葉盛、提學御史陳選感到驚奇,稱他為“天下士”。
成化十年(1474年),王鏊在鄉(xiāng)試中取得第一名“解元”。
成化十一年(1475年),在禮部會試又取得第一名“會元”,殿試一甲第三名,被授為翰林編修,一時盛名天下。
成化十四年(1478年),進階文林郎。八月,上疏乞假還鄉(xiāng)。抵家三月后,母葉孺人逝世,王鏊便守制居家。
成化十六年(1480年),王鏊仍守制在家,閉門讀書,遠避權貴。
成化十八年(1482年),王鏊還朝,復職翰林編修。
規(guī)勸孝宗
弘治四年(1491年)八月,《明憲宗實錄》修成,升任右春坊、右諭德、侍講經(jīng)筵官。當時孝宗寵信宦官李廣,整日在李廣陪伴下游玩。王鏊便以周文王勤政的典故反復勸諫,終使孝宗感動。日講完后,孝宗對李廣說:“講官指的是你們?!痹谶x擇太子僚屬時,孝宗命他以原職兼任太子諭德,不久轉少詹事,因吏部尚書韓文薦,擢為吏部右侍郎。
弘治七年(1494年),進階奉直大夫、右春坊、右諭德。
弘治八年(1495年)三月,改侍讀學士,充日講官。
弘治十年(1497年)三月,孝宗敕令修《大明會典》,由大學士徐溥任總裁,王鏊任副總裁。
弘治十三年(1500年),進吏部右侍郎,仍兼日講官。
弘治十六年(1503年),王鏊父王琬去世,王鏊返鄉(xiāng)奔喪。
弘治十七年(1504年),撰《震澤集》成,同年八月,重修《姑蘇志》成。
匡補時局
正德元年(1506年)四月,王鏊被起用為吏部左侍郎,參與編修《明孝宗實錄》,任副總裁。當時明武宗“好逸樂”,不問政事,太監(jiān)劉瑾專權,吏治大壞。王鏊與吏部尚書韓文等人要求武宗誅劉瑾等“八虎”,但失敗未成。不久,劉瑾入司禮監(jiān),大學士劉健、謝遷相繼離去,內閣只有李東陽一人。劉瑾想引焦芳入閣,但廷議只推薦王鏊。劉瑾迫于公論,命王鏊以原職兼學士,與焦芳一同入閣。一月后,升任戶部尚書、文淵閣大學士、國史總裁、同知經(jīng)筵事。十二月,明景帝汪皇后去世,朝廷對以什么規(guī)格舉行喪禮拿不定主意。王鏊說:“皇妃并非因罪被廢,應恢復原封號,按妃的規(guī)格安葬,按皇后的規(guī)格祭祀?!蔽渥诒阆铝钔3?,按皇后規(guī)格祭祀。
正德二年(1507年)八月,加少傅兼太子太傅、武英殿大學士,仍任戶部尚書。 正德四年(1509年),明憲宗廢后吳氏(吳廢后)去世,劉瑾要按普通宮女的制度把她的遺體焚燒、草草安埋。王鏊認為不可,最終才得以妃禮下葬。當時,尚寶卿崔璇等三人被迫害差點死去,王鏊對劉瑾說:“士可殺,不可辱?,F(xiàn)在對崔璇侮辱并且又要殺之,我還有何臉面留在內閣?!崩顤|陽也極力相救,崔璇等才得以免死遣送戍邊。劉瑾恨已致仕的韓文,一心要置他于死地,又想借故中傷劉健、謝遷,王鏊與李東陽前后都極力相救,使劉瑾陰謀未得逞。有人在劉瑾面前誹謗楊一清,稱他筑邊墻浪費軍需。王鏊爭辯道:“楊一清為國修邊,豈能以功為罪?”劉瑾對兵部尚書劉大夏發(fā)怒,將他逮至京城,要以激變罪名判其死刑。王鏊爭辯說:“岑猛不過是拖延沒去罷了,未叛變怎能說為激變?”
急流勇退
當時劉瑾權傾朝內外,王鏊起初開誠布公的勸諫劉瑾,劉瑾有時接納。而焦芳專于阿諛奉承,劉瑾更為專橫,士大夫深受其害。王鏊無法挽救,就力求辭官返鄉(xiāng)。正德四年(1509年)五月,他三次上疏請辭,才被批準。武宗賜他璽書、馬車,有關部門按舊例供應糧食、奴仆。王鏊家居十六年,廷臣交相薦舉,終不肯復出。
壽福康寧
正德五年(1510年),《明孝宗實錄》修成,王鏊因曾參與編修,獲賜白金五十兩。
正德八年(1513年),王鏊撰成《震澤紀聞》。
正德十年(1515年),王鏊撰成《震澤長語》。
正德十二年(1517年),王鏊撰成《震澤文集》。
正德十六年(1521年)四月,王鏊與門下士祝允明等八人于怡老園之池亭飲宴,并賦詩唱和。
嘉靖元年(1522年),明世宗朱厚熜即位,派行人柯維熊慰問王鏊,并賜羊酒以示優(yōu)眷。王鏊上疏致謝,并奏獻《講學篇》和《親政篇》,世宗優(yōu)詔回報,特蔭其一子為中書舍人。
嘉靖三年(1524年),世宗又命有關部門慰問王鏊。同年三月十一日(4月14日),王鏊于家中逝世,享年七十五歲。世宗聞訊后,輟朝一日,賜麻布五十匹,賻米五十石,諭令祭九壇,詔命工部派人前往辦喪。追贈太傅,謚號文恪。
嘉靖四年(1525年)正月初一,葬于洞庭東山梁家山之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