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李因篤

清代詩人

李因篤,字子德,一字孔德,號天生,陜西富平東鄉(xiāng)(今富平薛鎮(zhèn)韓家村)人。生于明崇禎五年(1632年),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年)。自幼聰敏,博學強記,遍讀經(jīng)史諸子,尤諳經(jīng)學要旨,精于音韻,長于詩詞,詩逼杜甫,兼通音律,崇尚實學,為明清之際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音韻學家、詩人。被時人稱為不涉仕途的華夏“四布衣”之一??滴跏四辏?679年)薦鴻博授檢討。嘗辨秦中碑版極有依據(jù)。行、楷書用筆禿率,意近顏真卿。著《古今韻考》《受祺堂詩文集》《甌缽羅室書過目考》《增校清朝進士題名碑錄》。

李因篤古籍名句
主要成就
[挑錯/完善]

李因篤一生安貧樂道,勤于研讀,執(zhí)教著文,畢生不倦,學識淵博,著述宏富。其主要著作有:《詩說》《春秋說》《議小經(jīng)》《漢詩音注》5卷,《漢詩評》5卷,《古今韻考》《受祺堂詩集》35卷,《受祺堂文集》4卷,《受祺堂文集續(xù)刻》4卷,手抄本《山漢論》1卷等。

李因篤在音韻學研究上,一生與顧炎武攜手合作,《音學五書》是顧炎武音韻學的主要著作,寫稿時,常與因篤商討,顧炎武說:“深知吾書,海內(nèi)惟李天生一人”。可見對李因篤在音韻文字學方面造詣的肯定。李因篤還研究了杜甫在七言律詩中使用仄聲的規(guī)律和特點,得到當時朱彝尊等人的肯定。他著有《漢詩音注》和《古今韻考》。

人物生平
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幼年時期

幼年時人呼為“神童”,李因篤的先世是山西洪洞人,金元時,遷移關中,定居富平東鄉(xiāng)(今薛鎮(zhèn)韓家村)。其高祖、祖父經(jīng)商于陜北的延安、定邊、安邊一帶。父親,名映林,“始以文補邑諸生,少而剛方,績學不怠,獨好傳注,以程朱為宗?!睆膸熋髂╆P學儒宗馮從吾,為得意門生。崇禎七年(1634年)4月,患病而亡,年僅27歲。其母田氏,為富平人田時需的女兒。是年7月,李自成率義軍攻占富平,其居韓家村被圍,祖母楊氏囿于傳統(tǒng)“忠君”思想,率族人81人俱焚,3歲的因篤與弟因材隨母去外婆家才幸免于難。從此,李家門戶蕭條,無依無靠,母子三人只得客居外婆家。

李因篤外祖父為增廣生員,對因篤“提攜教誨”,使因篤受到良好教育。因篤天資聰穎,5歲即讀經(jīng)史,過目不忘。7歲時,其母見因篤逐漸懂事,便取出其父遺書及馮從吾小像,哭訴曰:“此孔孟真?zhèn)?,若父疇昔之潛心從事者也,小子從此自勵,若父為不亡矣?!币蚝V從此晝夜誦習,手不釋卷,繼承父志,學益大進?!鞍藲q能文章,出語輒驚人”。11歲應縣試,考取第一名,入庠學習,時人稱之為“神童”。不久,他拋棄了科舉應考,“為詩文,有聞于時,而尤潛心于傳注之書,以力追先賢?!?/p>

游歷時期

崇禎十七年(1644年),吳三桂引清兵入關,攻陷北京,明亡。時因篤13歲,深感亡國之痛,立志反清復明。順治五年(1648年),18歲時,他告別故里,出外游學,看見山河依舊,朝服易改,思想故國家邦,祖先遺訓,不禁感慨萬千,仿杜甫作《秋興》詩八首以寄之。翌年,經(jīng)友人蘇生紫、趙一鶴推薦,抵達代州,在知州陳上年家任塾師,后陳上年調(diào)至雁平道,因篤隨同前往。此間數(shù)年,他益發(fā)憤讀六經(jīng)及濂洛關閩諸大儒書籍,所著詩文更加高古精邃,名播海內(nèi),一時騷人詞客,趨之若鶩,至邸舍不能容。其中著名學者昆山顧炎武、太原傅青主、粵東屈大鈞和他結為至交。人稱“自有名士以來,以布衣聳動四方,未有如公之盛也”。

康熙五年(1666年),顧炎武二次會因篤于代州,他們在陳上年的庇護下,聯(lián)絡志士20余人,于雁門、五臺之間,披荊斬棘,墾荒種田,以圖復明之舉。李因篤在塞上八、九年間,被陳上年“視為畏友,投契之深,有同骨肉。”使李因篤無內(nèi)顧之憂,精心研讀學問??滴趿辏?667年)9月,陳上年離職而去,李因篤攜家歸秦。

康熙七年(1668年)春,顧炎武因文字獄牽連,在濟南入獄,經(jīng)李因篤、朱彝尊等友人的多方奔走竭力營救,于是年10月獲釋出獄,與因篤在北京相會。此后,李因篤與顧炎武的情誼愈加深厚。

康熙九年(1670年),39歲的李因篤再次東出潼關,走河南、下?lián)P州,南游湘、鄂、楚等地,結交四方學者。康熙十一年“三藩之亂”突起,社會動蕩不安,因篤慮及老母安全,遂急速返里。此時,陜甘一帶也發(fā)生動亂,朋友郭九芝、總兵張夢椒欲推薦他從軍,因篤力辭,遂避居富平北部明月山下。但軍政官員仍不斷纏擾,后“避地鳳翔,又之延安”。

康熙十四年(1675年),周至李二曲,“以避兵氛”,應縣令郭九芝之邀,隱居于郭為其修建的隱士莊擬山堂別墅(在今富平王寮鎮(zhèn)軍寨村),李因篤為其作序以記大略。以后,李二曲與顧炎武、李因篤、王山史、李雪木等學者名士經(jīng)常在此研究學問,和詩唱文,講學質(zhì)疑,長達五年,后二曲返回周至。

為官時期

康熙十七年(1678年),清政府為延攬人才,緩和與漢士族的敵對情緒,攻固統(tǒng)治基礎,開博學鴻詞科、詔舉文行兼優(yōu)之士。內(nèi)閣學士項景襄、李無馥、大理少卿張云翼,以“學問淵通、文藻瑰麗”薦舉李因篤,因篤以母老家貧為由,力辭不就。然而,康熙早聞其名,稱他與秀水朱彝尊、慈溪姜宸英、無錫嚴繩孫為“四布衣”,“必欲致之”。地方官吏奉旨催促,因篤不從,以死抗拒,后在母親的規(guī)勸下,于秋季涕泣登程。

康熙十八年(1679年)三月一日,李因篤扶病考試,皇上拔之前列,授翰林院檢討,受命纂修晚史。因篤自抵都以至授職后,以母老孤丁,無所依托為由,屢次具呈具疏,先后上疏陳情37次。人云,《告終養(yǎng)疏》其文情詞懇切,可與“李令伯(李密)《陳情表》同擅千古”,“其父可追班馬,為我朝第一篇文章”??滴蹩戳耸栉?,深為所動,遂準許他的請求。離京那天,京師士大夫數(shù)百人為其送行,朱彝尊“祖餞于慈仁寺,揮淚而行”,龔鼎孽為其題寫“西京文章領袖”的堂匾贈行。當時他與周至李二曲、華陰王山史、三原孫豹人,被王漁洋(士真)譽為“卓然自挺于頹俗之表”,不受清廷籠絡的“關中四君子”。

康熙二十年(1681年),顧炎武在山西曲沃病倒,他以信告訴李因篤,因篤即派人探視。豈料次年春節(jié),宴請賓朋后的一天,因上馬失足,初九即去世。噩耗傳至富平,因篤即揮淚寫了《哭顧亭林先生一百韻》,深表悲痛與懷念。

講學時期

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春,李因篤應聘到關中書院講學。此前,為重振關學學風,因篤與關中李二曲等名士積極倡導修復關中書院。他告訴二曲先生“聞米侍御至省,當乘間一言,此天地盛典,吾徒份內(nèi)事也。今執(zhí)事舉少墟先生之任,委之於篤,是以烏獲百鈞,界不勝匹雛者,況京兆人文之藪,軒冕之彥,相望于涂,何至惟席無人,使谫陋如篤者,儼辱布衣祭酒之座乎?”雖然他謙讓,不任書院負責人,但為關中書院的恢復和關學的振興奔走效力。經(jīng)常在這里講學,與諸學者切磋學問。隨后,關中書院成為“關學大興”的圣地。是年7月,其母去世,因因篤平日謹尊母訓,“樂善親賢”,四方親友萬余人前來送喪。是年李因篤已54歲,堅持不仕。后又應邀為創(chuàng)建朝陽書院撰寫序文,并在此講學,推動了關學的進一步發(fā)展。

李因篤晚年,因為年邁體弱,出外講學不便,便在家鄉(xiāng)鏡波園或家中收徒講學,常以著書立說寫詩唱文為樂。康熙二十八年(1689年)春,突患偏癱,友人朱長源前來探望,李因篤拉著他的手說:“吾一生作詩文,不下數(shù)百萬語”,又撫摸胸口說:“無一字不以此中刻出”。從此說話困難,但仍伏案讀書,撰稿不絕。康熙三十一年(1692年),一代著名學者離開了人世,終年61歲。

從師時期

李因篤一生樂于教育事業(yè),宣傳他的學術思想,培養(yǎng)一代英才。他青年時在私塾任教,中年時游學全國各地,曾在關中書院、朝陽書院、富平鏡波園講學、名聲傳至關中內(nèi)外,大江南北。晚年在家鄉(xiāng)舉辦私塾,收徒講學,直到臨終,為教育獻出了畢生精力。

在教育思想上提出君主要努力學習,然后才能立法制行,教化臣民。他認為,天子經(jīng)過努力學習后,必須能立大志,勤其政,誠政事,迪本德、憐臣民,明禮樂,尊賢才,孝祖先。強調(diào)學習要持之以恒,最終必博修而明。提出學習應有辯證的方法,“擇其善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。主張學習要“經(jīng)世致用”,認為學習經(jīng)學的目的是通曉治國之道,做文章要結合現(xiàn)實。這與今日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相通之處。

除此之外,李因篤在史學、天文、歷法、樂律、書法、繪畫、考據(jù)學等方面亦有很深的研究,在他的著作里都有精辟之論。這些都是李因篤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(chǎn),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發(fā)掘與研究,為我們的現(xiàn)實服務。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(jīng)典推薦

李因篤簡介-李因篤的詩詞名句

古詩國學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