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沈德潛

清代詩人

沈德潛(1673~1769 )字確士,號歸愚,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,清代詩人。乾隆元年(1736)薦舉博學(xué)鴻詞科,乾隆四年(1739)成進(jìn)士,曾任內(nèi)閣學(xué)士兼禮部侍郎。為葉燮門人,論詩主格調(diào),提倡溫柔敦厚之詩教。其詩多歌功頌德之作,但少數(shù)篇章對民間疾苦有所反映。所著有《沈歸愚詩文全集》。又選有《古詩源》、《唐詩別裁》、《明詩別裁》、《清詩別裁》等,流傳頗廣。

沈德潛古籍名句
人物生平
[請記住我們 國學(xué)夢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早年家貧

沈德潛早年家貧,從23歲起繼承父業(yè),以授徒教館為生,過了40余年的教館生涯。盡管處境并不如意,但他并未棄學(xué),在奔波生活之余,勤奮讀書,十六歲前已通讀《左傳》、《韓非子》、《尉繚子》等書。他早年師從葉燮學(xué)詩,不久即以詩文名世,曾自謂深得葉燮詩學(xué)大義,所謂“不止得皮、得骨,直已得髓”,其自負(fù)可見一斑。

仕途

沈德潛熱衷于功名,但就是這樣一個滿腹才學(xué)的讀書人,竟然科舉屢不中,康熙三十三年(1694)被錄為長洲縣庠生后,40年間屢試落第。在雍正十二年(1734)應(yīng)博學(xué)鴻詞科考試又被朝廷斥貶,他的詩作被禁止流傳。四十歲所作《寓中遇母難日》中自表:“真覺光陰如過客,可堪四十竟無聞,中宵孤館聽殘雨,遠(yuǎn)道佳人合暮云。”凄清之意和不甘寂寞的心情溢于言表。從22歲參加鄉(xiāng)試起,他總共參加科舉考試十七次,最終在乾隆四年(1739)才中進(jìn)士,時年六十七歲,從此躋身官宦,備享乾隆榮寵,乾隆七年(1742),授翰林院編修。次年遷左中允。累遷侍讀、左庶子、侍講學(xué)士,充日講起居注官。乾隆十二年(1747),命在尚書房行走,又擢禮部侍郎。乾隆十三年(1748),充會試副考官,以原銜食俸。乾隆十六年(1751),加禮部尚書銜。其間曾為父母乞誥命,乾隆給三代封典,并賜詩,其中有句云:“我愛沈德潛,淳風(fēng)挹古福。”侍郎錢陳群在旁唱和曰:“帝愛沈潛德,我羨歸愚歸?!辟n詩與和詩中巧妙地嵌入沈德潛的名“德潛”、號“歸愚”,一時被傳為藝林盛事。他70歲時,乾隆皇帝召其討論歷代詩源,他博古通今,對答如流,乾隆大為賞識,稱之為江南老名士;并對大臣們說:“我和沈德潛的友誼,是從詩開始的,也以詩終。”后乾隆又為他的《歸愚詩文鈔》寫了序言,并賜“御制詩”幾十首與他。在詩中將他比作李(白)、杜(甫)、高(啟)、王(士禎)。沈德潛77歲辭官歸里,屋居木瀆山塘街,著書作述,并任蘇州紫陽書院主講,以詩文啟迪后生,頗得贊譽。后獲特許,在蘇州建生祠,祠址在滄浪亭北的可園西側(cè)。 乾隆三十四年(1769),沈德潛去世,終年97歲。追封太子太師,賜謚文愨,入賢良祠祭祀。乾隆還為其寫了挽詩,以錢(陳群)沈二人并稱“東南二老”,極一時之榮。

化為泡影

乾隆四十三年(1778),江蘇東臺縣發(fā)生徐述夔詩案。已故舉人徐述夔所著《一柱樓集》詩詞被認(rèn)為悖逆朝廷,引起一場文字獄,沈德潛因生前在書中為徐寫傳而受株連。乾隆大怒之下,親筆降旨追奪沈德潛階銜、罷祠、削封、仆碑,沈氏所有榮華頃刻之間化為泡影。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推薦

沈德潛簡介-沈德潛的詩詞名句

古詩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(zé)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(xué)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