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夜涼船影浸疏星。

宋代 / 張孝祥
古詩原文
[挑錯/完善]

出自宋代張孝祥的《浣溪沙·洞庭》

行盡瀟湘到洞庭。楚天闊處數(shù)峰青。旗梢不動晚波平。

紅蓼一灣紋纈亂,白魚雙尾玉刀明。夜涼船影浸疏星。

譯文翻譯
[請記住我們 國學(xué)夢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從湘江走到盡頭便抵達了洞庭湖,楚天遼闊,遠處是數(shù)座青翠的山峰。傍晚的湖面,風(fēng)平浪靜,船頭旌旗上的飄帶紋絲不動。

水灣處紅色的蓼草就像紛亂的絲織品,躍出水面的雙尾白魚就像玉刀一樣明亮。夜深漸涼,停泊下來的船的影子遮蓋了稀疏的星星的倒影。

注釋解釋

紅蓼:指生長在水邊的紅色蓼草。

創(chuàng)作背景

這首詞是張孝祥在公元1168年(宋孝宗乾道四年),由知潭州(今湖南長沙)調(diào)知荊南(荊州,今湖北江陵)兼荊湖北路安撫使時,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。

詩文賞析
[搜索 國學(xué)夢 即可回訪本站]

 

這首詞是張孝祥在公元1168年(宋孝宗乾道四年),由知潭州(今湖南長沙)調(diào)知荊南(荊州,今湖北江陵)兼荊湖北路安撫使時,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。他前年為諫官所劾,罷任北歸,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,作《念奴嬌·過洞庭》詞,有“孤光自照,肝膽皆冰雪。短發(fā)蕭騷襟袖冷”等語,流露出一種疾俗憤世的情緒,這一首寫得心氣平和多了。他從長沙出發(fā),舟行至洞庭湖,前一段路程以“行盡瀟湘”一筆帶過,“到洞庭”三字引出下文。“楚天闊處數(shù)峰青”一句,寫洞庭湖全景恰到好處。范仲淹岳陽樓記》云:“銜遠山,吞長江,浩浩湯湯,橫無際涯”,是在岳陽樓上俯視洞庭之景。詞人泊舟湖中,不復(fù)寫湖之大如何如何,只說四圍廣闊,遠處峰青,則規(guī)??梢?,氣象可想。“旗梢不動晚波平”,是官船晚泊時景象,呈現(xiàn)出大自然清幽的靜態(tài)美。旗梢,即旗旓。船頭所插旌旗上的飄帶一絲不動,表明此刻的湖面,風(fēng)平浪靜,所以出現(xiàn)傍晚水波平靜的景象,唯有鱗鱗細浪了。這樣夕陽斜照湖面停泊的船舟,與遼闊的楚天,青色的山峰,共同構(gòu)成一幅境界開闊而又幽靜的山水面。

下片寫停船后泛覽湖景所見。“紅蓼一灣紋纈亂,白魚雙尾玉刀明”兩句,不僅對仗工整,而且隨著視野的轉(zhuǎn)換,顯示出另一番情趣,并給人一種紅白鮮明的色彩感。“紅蓼”,指生于水邊的紅色蓼草。南宋朱弁《曲洧舊聞》卷四云:“紅蓼,即《詩》所謂游龍也。俗呼水紅。江東人別澤蓼,呼之為火蓼。”唐代詩人杜牧《歙州盧中丞見惠名醞》:“猶念悲秋分賜,夾溪紅蓼映風(fēng)蒲。”而詞中的“紅蓼”與“白魚”相對,更感到作者的構(gòu)思精巧,觀察入微。詞人既寫了遠處一條水灣倒映出的紅蓼圖,又寫了玉刀似的雙尾白魚。魚稱“雙尾”而“明”,是躍出水面之魚,靜中見動。也有一種說法,“白魚雙尾玉刀明”指的是映在水中的彎月如同白色的雙尾魚,也好像閃耀著光芒的玉刀。“夜涼船影浸疏星”一句,以景語收結(jié),尤耐人尋味。

這里作者變換出另一幅畫面,而思緒已超越了時空對念的限制,直接轉(zhuǎn)入夜景,使讀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來思考這個過程。再從畫面本身來看,是從行舟夜泊的角度落筆,攝取大自然中富有代表性的兩種景象:一是疏星淡月,倒影湖中;二是水中船影遮蓋著星空倒影。這不僅與前面的“楚天闊”、“晚波平”的自然景象相呼應(yīng),而且充分地展現(xiàn)了優(yōu)美的詞境。“夜涼”二字,既是詞人的直感,又顯示出流戀自然界的心態(tài)。

作者介紹

張孝祥 : 張孝祥(1132年-1169年),字安國,號于湖居士,漢族,簡州(今屬四川)人,生于明州鄞縣。宋朝詞人。著有《于湖集》40卷、《于湖詞》1卷。其才思敏捷,詞豪放爽朗,風(fēng)格與蘇軾相近,孝

張孝祥的名句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推薦

夜涼船影浸疏星。-原文翻譯賞析-張孝祥

古詩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(zé)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(xué)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