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秋霜欲下手先知,燈底裁縫剪刀冷。

唐代 / 白居易
古詩原文
[挑錯/完善]

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寒閨怨》

寒月沉沉洞房靜,真珠簾外梧桐影。

秋霜欲下手先知,燈底裁縫剪刀冷。

譯文翻譯
[請記住我們 國學(xué)夢 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寒夜月光灑向庭院深處的屋內(nèi),珍珠簾外梧桐樹影斑駁。

孤燈下她握著冰冷的剪刀為遠方戍守的丈夫縫制著冬衣,秋霜將落,手已經(jīng)預(yù)先感到寒冷。

注釋解釋

洞房:深屋,位于很多進房子的后邊,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處。

真珠簾:真珠即珍珠,形容簾子的華貴。

創(chuàng)作背景

這首閨怨詩,是以戰(zhàn)爭為背景的,大約寫于公元822年(唐穆宗李恒長慶二年)前后。公元820年(唐憲宗元和十五年),白居易從忠州調(diào)回朝廷。時憲宗去世,穆宗繼位,宦官把持朝政,天子縱荒,宰相才下,統(tǒng)治集團內(nèi)部互相傾軋,政治非常黑暗。加上朝廷以為藩鎮(zhèn)割據(jù)已經(jīng)平定,天下太平無事,令各軍裁減兵額,激怒了無業(yè)的士兵。公元821年(穆宗長慶元年),河北地區(qū)的朱克融、王廷湊和史憲成等兵將又乘機擁兵割據(jù)。朝廷發(fā)兵十五萬人平叛,但財竭力窮,毫無建樹,只是給廣大百姓造成了極大的痛苦。《寒閨怨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成的,也含蓄地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戰(zhàn)亂征戍的怨恨之情。

詩文賞析
[搜索 國學(xué)夢 即可回訪本站]

此詩前兩句寫景,后兩句寫情。其寫情,是通過對事物的細致感受來表現(xiàn)的。此詩前兩句用寫景鋪墊手法,描寫主人公獨居的冷清孤寂,扣信詩題“寒閨怨”。后兩句用情景交融手法,描繪了一幅天寒歲暮、冬衣未成、秋霜欲下、征夫未歸的孤冷面,孤寂涼情直入人心,千般滋味涌上心頭。第一句即點明時間:深夜,而寒月歷來是秋冬兩季的代名詞?!岸捶俊眱勺挚衫斫鉃樾禄楹蟮亩捶?,而“洞”又有深遠的含義,也可理解為處于庭院深處的房間。但無論是哪種情況,一個“靜”字就讓這本該是溫暖融融的居所顯得不同尋常的冷清。居室本已深邃,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著,所以更見幽靜。

第二句更是將冷意繼續(xù)延伸,“真珠簾”即為珍珠簾,盡顯其華貴之意,與上洞房相稱,不可呆看,顯露出屋子主人身份的高貴,但即使是高貴的女子也擺脫不了空守閨房的寂寞。簾外的一株梧桐樹,靜靜地立在院子當中,月光搖落,將它的影子拉得很長。

洞房、珠簾,都是通過描寫環(huán)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?!拔嗤┯啊奔扰c上文“寒月”相映,又暗逗下文“秋霜”,因無月則無影,而到了秋天,樹中落葉最早的是梧桐,所謂“一葉落而知夭下秋”。前兩句把景寫得如此之冷清,人寫得如此之幽獨,就暗示了題中所謂寒閨之怨。

第三句第一個字就點明此刻的季節(jié),正是寒霜將落的深秋。在這冷清清的月光下,靜悄悄的房屋中,一簾子里的人還沒有睡,忽然,她感到冰涼,連手也覺得冷起來了。隨即想起,是秋深了,要下霜了。但暮秋深夜,秋霜還未降落,女主人公玉手先知,預(yù)先通過手冷感受到即將到來的霜露,這不免引人遐思。

第四句給出了答案,原來女主人公并沒有就寢,而是坐在燈下裁剪衣服,要趕制寒衣要寄給遠方的征夫。氣溫驟降,手里的剪刀立刻變得冰涼刺骨,她這才知道屋外就要下霜了。而下霜則更加說明屋外的寒冷,同時也反襯出閨房的冷寂和獨守深閨的落寞。

天寒歲暮,征夫不歸,冬衣未成,秋霜欲下,想到親人不但難歸,而且還要受凍,豈能無怨?于是,剪刀上的寒冷,不但傳到了她手上,而且也傳到她心上了。丈夫在外的辛苦,自己在家的孤寂,合之歡樂,離之悲痛,酸甜苦辣,一齊涌上心來,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。

全詩雖似簡單,實則豐富,寫得含蓄有致,情景交融,言簡意豐,一“知”一“冷”,通過寫閨中少婦寒夜為征夫趕制冬衣的情景,盡顯女子內(nèi)心之凄涼,孤寂之“怨”。

作者介紹

白居易 :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(dǎo)新樂

白居易的名句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推薦

秋霜欲下手先知,燈底裁縫剪刀冷。-原文翻譯賞析-白居易

古詩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(xué)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