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空惆悵,誰復(fù)吊沅湘。

元代 / 舒頔
古詩原文
[挑錯/完善]

出自元代舒頔的《小重山·端午》

碧艾香蒲處處忙。誰家兒共女,慶端陽。細纏五色臂絲長。空惆悵,誰復(fù)吊沅湘。

往事莫論量。千年忠義氣,日星光。離騷讀罷總堪傷。無人解,樹轉(zhuǎn)午陰涼。

譯文翻譯
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到處采擷艾蒿、蒲草繁忙,誰家的青年男女,準備過端午節(jié)?五色絲帶纏繞著手臂唱歌跳舞。我內(nèi)心惆悵,還有誰在端午節(jié)追悼屈原?

過去的事不要評論衡量,屈原忠義氣節(jié),可與日月相比。讀完了《離騷》總能感到悲傷。沒有人理解我的心情,只有在樹蔭底下乘涼。

注釋解釋

小重山:詞牌名。又名“小重山令”。《金奩集》入“雙調(diào)”。唐人例用以寫“宮怨”,故其調(diào)悲。五十八字,前后片各四平韻。

端午:農(nóng)歷五月初五,又稱端陽節(jié)、午日節(jié)等,中國傳統(tǒng)的民間節(jié)日。亦以紀念相傳于是自沉汨羅江的古代愛國詩人屈原,有裹粽子及賽龍舟等風俗。

碧艾:綠色的艾草。香蒲(pú):多年生草本植物。俗稱蒲草。生長在水邊或池沼內(nèi)。葉狹長,夏季開花,雌雄花穗緊密排列在同一穗軸上,形如蠟燭,有絨毛,可做枕頭心;葉片可編織席子、蒲包、扇子。花粉稱蒲黃,用為止血藥。舊時端午節(jié)有在門口掛菖蒲、艾葉、蒿草、白芷等植物的習俗。明陳汝元《金蓮記·就逮》:“角黍包金,香蒲切玉,是處龍舟飛競。”

端陽:端陽節(jié),端午節(jié)的別稱。明馮應(yīng)京《月令廣義·歲令一·禮節(jié)》:“五月初一至初五日名女兒節(jié),初三日扇市,初五日端陽節(jié),十三日龍節(jié)?!?p>五色臂絲:荊楚風俗,端午節(jié)以紅、黃、藍、白、黑五彩絲系臂,相傳這五彩絲線代表著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方神力,可以抵御邪祟災(zāi)瘟,人們稱之為“長命線”。一說這五彩象征著五色龍,可以降服鬼怪。

惆悵: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、懊惱?!冻o·九辯》:“廓落兮,羈旅而無友生;惆悵兮,而私自憐?!?p>吊:憑吊,悼念。沅(yuán)湘:二水名,沅水和湘水的并稱。沅水發(fā)源于貴州,湘水發(fā)源于廣西,都經(jīng)過湖南省注入洞庭湖。戰(zhàn)國楚詩人屈原遭放逐后,曾長期流浪沅湘間。湘水支流中有汨羅江,為屈原自沉之處?!冻o·離騷》:“濟沅湘以南征兮,就重華而陳詞?!边@里指代屈原。

往事:過去的事情?!盾髯印こ上唷罚骸坝^往事,以自戒,治亂是非亦可識?!贝酥盖督员M之事。論量(liáng):評論,計較。唐吳兢《貞觀政要·論任賢》:“至于論量人物,直道而言?!?p>千年:極言時間久遠。晉陶淵明《挽歌詩》:“幽室一已閉,千年不復(fù)朝?!敝伊x:忠貞義烈?!逗鬂h書·桓典傳》:“ 獻帝即位,三公奏典前與何進 謀誅閹官,功雖不遂,忠義炳著。”此指屈原的忠貞義氣。

日星光:屈原《九章·涉江》:“與天地兮比壽,與日月兮同光?!边@句是說屈原的忠義氣節(jié)永不泯滅,就像太陽和星星的光輝一樣。

離騷:指屈原的長篇政治抒情詩《離騷》。此詩抒發(fā)了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。

解:懂得,明白。無人解:此句寫出作者感嘆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心情。

午陰:中午的陰涼處。常指樹蔭下。宋蘇舜欽《寄題趙叔平嘉樹亭》詩:“午陰閑淡茶煙外,曉韻蕭疏睡雨中。”

創(chuàng)作背景

《小重山·端午》是元曲作家、詩人、詞人舒頔的作品,作于明朝建立(1368年)之后的一個端午節(jié)。舒頔生平處于元明之際,《新元史》稱他“遭逢亂世”,“嘗避寇巖谷,被執(zhí),頔正色叱賊(指朱元璋等起義軍),賊感而釋之”。他忠于元朝,入明不仕。

詩文賞析
[搜索 國學夢 即可回訪本站]

“空惆悵”慨嘆了世人忙于節(jié)日的喜慶,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節(jié)厚重的歷史內(nèi)涵:表達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?!盁o人解”抒發(fā)了作者不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懷,也表達了對屈原忠義氣節(jié)的崇敬。

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(xiàn)手法是對比。上闋中,眾人的繁忙喜慶和作者的獨自惆悵形成對比;下闋中,世俗對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讀《離騷》的深切感傷形成對比。

這首詞蘊含了濃重的民族風味,描寫的是荊楚之地的端午風俗。全詞從“碧艾香蒲”入筆,“處處忙”道出了端午時節(jié)的忙碌。兒共女,慶端陽,描摹出一幅合家團圓共度佳節(jié)的溫馨,刻出了中華民族在節(jié)日之中共享天倫的樂趣。“細纏五色臂絲長”,纏五色臂絲是荊楚之地的一種民族風俗,是在端午節(jié)由孩子們將五色絲帶纏在臂上,這種五色的臂絲又叫“朱索”或者“長命縷”,據(jù)說能夠降服鬼怪,企保平安。上闋的最后兩句“空惆悵,誰復(fù)吊沅湘”,將全詞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,為下闋的悼念屈原奠定了基調(diào),為抒情作了鋪墊。“誰復(fù)吊沅湘”,交代了“空惆悵”的緣由,原來人們忙著過端午,只是一般性地喜慶,而忘卻了這個特殊節(jié)日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(nèi)涵,誰還記得那為愛國詩人屈原呢?作者有感而發(fā),直指俗弊。在這熱鬧喜慶的節(jié)日里,詩人卻“空惆悵”,與“慶端陽”的熱鬧形成鮮明的對比。下闋直抒自己的感情,仍然運用了對比手法。就是寫追悼屈子之情思了?!巴履摿俊?,確實,千年已過,人們記住最多的不是屈子的《離騷》,而是汨羅江投河自盡的忠義氣節(jié)。“千年忠義氣,日星光”,日星本是天地的精華,終明兒不滅,將屈原的千古大義與日星之光相提并論,并不為過,大忠大義,理當被永世銘記。“離騷讀罷宗堪傷”,此一句不單單寫出了對屈子大義的崇敬,還道出了文人的惺惺相惜?!盁o人解”,抒發(fā)了作者不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懷,也表達了對屈原忠義氣節(jié)的崇敬。千年已過,便是何等的悲歌大義,又能被幾人記得呢?便是記得,又有幾人能解?樹轉(zhuǎn)午陰涼,端午之時的燥熱天氣,能得一份的涼意已是不易,莫非也是屈子的美意嗎?結(jié)尾由情歸景,景中又似有余情,大有余音不絕之意。

本曲以端午節(jié)為載體,從眼前所見的荊楚端午風俗寫起,描畫出一幅熱鬧繁忙的景象,與下片的“無人解”形成鮮明對比。但沅湘之水卻把作者帶入了歷史,通過紀懷屈原抒發(fā)自己對元朝覆滅的感傷和不仕明朝的節(jié)烈,“空惆悵,誰復(fù)吊沅湘” 、“《離騷》讀罷總堪傷。無人解”等詩句傳達就是作者的傷感失落,而“往事莫論量。千年忠義氣,日星光”則表明了作者對元朝的忠貞決心?!皹滢D(zhuǎn)午陰涼”,以景結(jié)情,情在景中,是詩詞的常用收尾法??梢允盏健扒K人不見,江上數(shù)峰青”的余韻繚繞的效果。作者的悲觀絕望之情溢于言表。

歷來寫端午的詩詞都很多,多半會提到屈原的舊事,借屈原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,或者抒發(fā)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情懷,或者贊揚屈原的精神而表明自己的忠義之心,總之,流不盡的沅湘之水,就是中國失意文人的辛酸之淚?!般湎姹烫端?,應(yīng)自照千峰”(梅堯臣),“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”(文秀),“沅湘流不盡,屈子怨何深”(戴叔倫)。

讀中國古詩詞總讓人覺得氣悶,而沒有怒發(fā)沖冠的暢快,好像他們只會躲在角落里哀怨或者表明忠心,從來都不會憤怒似的。最多不過是裝瘋賣傻,“學呆,妝癡,誰解其中意?”“盡教他爭甚底,不如他瞌睡,不如咱沉醉,都不管天和地”,沒有幾個敢真正站起來去怒去喊去抗爭!這和《詩經(jīng)》開創(chuàng)的“悲而不傷,哀而不怨”的溫柔敦厚的詩風與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藝術(shù)傳統(tǒng)是分不開的。

作者介紹

舒頔 : 舒頔(一三○四~一三七七),字道原,績溪,(今屬安徽?。┤?。擅長隸書,博學廣聞。曾任臺州學正,后時艱不仕,隱居山中。入朝屢召不出,洪武十年(一三七七)終老于家。歸隱時曾結(jié)

舒頔的名句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(jīng)典推薦

空惆悵,誰復(fù)吊沅湘。-原文翻譯賞析-舒頔

古詩國學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