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 宋代 蔣捷 《聲聲慢·秋聲》
黃花深巷,紅葉低窗,凄涼一片秋聲。豆雨聲來,中間夾帶風(fēng)聲。疏疏二十五點,麗譙門、不鎖更聲。故人遠(yuǎn),問誰搖玉佩,檐底鈴聲?
彩角聲吹月墮,漸連營馬動,四起笳聲。閃爍鄰燈,燈前尚有砧聲。知他訴愁到曉,碎噥噥、多少蛩聲!訴未了,把一半、分與雁聲。
在深秋時節(jié),詞人憑窗聆聽著連綿不斷的秋聲聲,不禁引起心中陣陣凄涼,于是寫下這首詞。
在詞中,詞人寫了一個秋夜中的種種秋聲。筆鋒非凡,意味亦顯獨特。詞人以“豆雨聲”起,以“雁聲”收,寫了秋夜中聽到的十種秋聲。但聲聲總離不了凄涼意,使一個正在發(fā)愁的人諦聽這些聲音,使作為聲音的客體,嚴(yán)重地被染上“愁人”的主體印記,因而從笳聲、雁聲、蛩聲、鈴聲中聽到的,都是詞人的苦悶心聲。
“黃花深巷,紅葉低窗,凄涼一片秋聲。”三句領(lǐng)起全詞。點明這是菊花盛開、紅葉掩映的深秋時節(jié)。憑窗謗聽著連綿不斷的秋聲引起心中陣陣凄涼?!捌鄾觥笔前言~中各種聲音串聯(lián)起來的線索。
“豆雨聲來,中間夾帶風(fēng)聲?!薄岸够ㄓ辍保戈帤v八月豆子開花時的雨,這里點出秋雨聲雜風(fēng)聲率先而來。風(fēng)雨凄涼,長夜難眠。風(fēng)聲中又傳來了稀疏的更點聲。這更聲來自城門上的更鼓樓?!笆枋瓒妩c,麗譙門、不鎖更聲”?!安绘i”,流露了主人公怪罪的意味,因為他是不想聽到的。古代把一夜分為五更,一更分為五點。這里直寫“二十五點”,意在表明主人公尤感秋夜的漫漫難捱。風(fēng)不僅送來了更聲,又搖響了檐底的風(fēng)鈴?!肮嗜诉h(yuǎn),問誰搖玉佩,檐底鈴聲”揭示了主人公聽到鈴聲引起的心理活動,他最初以為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聲。但老友都在遠(yuǎn)方不可能來,那么這會是誰呢?突然明白原來是風(fēng)鈴的聲音。作者這里用筆極為巧妙,看似是誤聽,實則借寫對老友思念之情。
“彩角聲吹月墮,漸連營馬動,四起笳聲?!卑压P觸從深夜轉(zhuǎn)向黎明。月亮沉落,號角聲起。軍營中人馬騷動。蔣捷生活于宋末元初,進(jìn)士及第不久,南宋被滅。他隱居太湖竹山,一直不肯出來作官。這聲音表明,元朝統(tǒng)治了全國,而且軍旅遍布這些聲音,對于不肯和元統(tǒng)治者合作的詞人來說,豈不是比之秋風(fēng)秋雨的聲音更加刺耳驚心嗎?
“閃爍鄰燈,燈前尚有砧聲”。燈光閃爍之處,又傳來了鄰舍在砧石上擣練之聲。鄰家主婦一夜未眠趕制寒衣,天明未睡。這也不能使詞人寬慰。
“知他訴愁到曉,碎噥噥、多少蛩聲”?!白蛞购瞬蛔▲Q,驚四千里夢”岳飛這句詞和詞人心境相同,皆因滿腹心事起。把蛩的叫聲稱為“訴愁”,借把自己的愁懷轉(zhuǎn)嫁給蛩鳴罷了?!霸V未了,把一半、分與雁聲?!彼坪跏求鞍殉羁嘤址纸o了橫空的過雁。巧妙地又點出大雁叫聲的凄涼和它帶給主人公的愁意,大雁給人的愁緒往往同引起人對遠(yuǎn)人的懷念分不開。收尾以雁聲,反映了詞人獨特的構(gòu)思。
蔣捷 : 蔣捷(生卒年不詳),字勝欲,號竹山,宋末元初陽羨(今江蘇宜興)人。先世為宜興巨族,咸淳十年(1274)進(jìn)士。南宋亡,深懷亡國之痛,隱居不仕,人稱“竹山先生”、“櫻桃進(jìn)士”,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