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夕問舟子,前程復幾多。
灣頭正堪泊,淮里足風波。
黃昏時候,我詢問劃船人,前面還有多少路程?
船夫說:“河灣處正好停船,淮河里浪高風緊。”
向夕:傍晚,黃昏。向:接近。
幾多:多少。
泊:停泊。
淮:淮河。
詩人到處漂泊,等走到一個渡頭前,雖然問的是前面的路程,當更深處是在問自己:我的前途在何方,我將要去哪里呢?一種惆悵之情油然而生。問前程,既問自己,也是問國家、民族,既表達了詩人漂泊后的寂寞和黯然之情,也表現(xiàn)了對所在世道的憂慮和憤懣之情。
“灣頭正堪泊,淮里足風波?!笨吹浇锪死嘶ǖ募な?,想起心里,內心的激動也久久不能平靜。而淮河里面的波瀾,詩人表達了一種欲降服,欲感化的壯志豪情。不過詞詞句句中多少充斥著憂傷的情懷,悲觀的心緒。
從這首詩的內容看,當與《宿建德江》作于同時,為孟浩然漫游吳越時的作品。詩用問答的形式寫行旅之情,顯得旅情無主意,全靠船夫。第二句為全詩中心,表現(xiàn)了盼望快點到目的地的急切心情。但淮河風浪卻很大,只好在河灣處暫作停泊,頗有吳越尚遠,日暮途窮之感?!皬汀薄白恪?,雖是平常之語,卻是詩中之眼。
孟浩然 : 孟浩然(689-740),男,漢族,唐代詩人。本名不詳(一說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陽(今湖北襄陽)人,世稱“孟襄陽”。浩然,少好節(jié)義,喜濟人患難,工于詩。年四十游京師,唐玄宗詔詠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