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隴頭送征客詩

南北朝 / 周弘正
古詩原文
[挑錯/完善]

朝霜侵漢草,流沙度隴飛。

一聞流水曲,行往兩沾衣。

譯文翻譯
[請記住我們 國學(xué)夢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"朝霜侵漢草",秋天清晨的霜華侵襲者漢朝故土上的芳草,使青青的芳草變?yōu)榭蔹S。甚至失去生命。"流沙度隴飛",北方大漠上飄揚流動的塵沙,隨風(fēng)越過隴山,紛紛揚揚地向南飛卷而來。詩的開頭二句用對仗描寫"隴頭送征客"的時間、地點和情景,同時隱含深刻的象征意,以漢朝隱喻南朝,以隴南暗示江南,又以晨霜之侵漢草、流沙之度隴飛,象征北方少數(shù)民族侵占南方,對他們表示了深切的不滿。

"一聞流水曲,行往兩沾衣。"在上述惡劣的天氣條件和社會背景下送別征客,又聽到《隴頭歌辭》所唱的"隴頭流水,流離山下。念吾一身,飄然曠野。"詩人和被送的征人二者都禁不住為彼此的分袂而落下大量的淚水,沾濕了各自的衣裳,既為惜別傷懷,又為國事?lián)鷳n。朋友分手于危難之時,更當(dāng)想見重見之不易;而其所以不得不分別,又與整個時勢關(guān)聯(lián)在一起。因而,詩人為友惜別、為國憂懼、為己傷懷,各種感情交織在一起,實難分割。詩人的"行往",行指行者,被送的征客;住指留者,即詩人自己。

注釋解釋

①流水曲:出自《列子·湯問》中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,主要講述了他們之間的知己情誼。

②行往:指征客與詩人自己。

隴(隴)lǒng(ㄌㄨㄥˇ)中國甘肅省的別稱。古地名,在今中國甘肅省,得隴望蜀(喻人貪得無厭)。古同“壟”,土埂。

詩文賞析
[搜索 國學(xué)夢 即可回訪本站]

本詩前兩句描寫了  朝霜 漢草 流沙等景物,渲染了蕭瑟、悲涼(凄涼、凄清)的氛圍。

本篇抒寫作者在隴頭送客時的感慨,既為征人遠(yuǎn)去而傷懷,又為自己的國土受到異族的侵凌而憂慮,情思綿遠(yuǎn)深邃,文辭率真自然,言簡意賅,余韻無窮。

“沾”是浸濕的意思,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和好友分別時淚濕衣襟的情景,表現(xiàn)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的不舍之情。(“沾”字的意義,表達。意思對即可)

詩的開頭二句用對仗的手法描寫了“隴頭送征客”的時間、地點和情景,同時也隱含了深刻的象征義,以漢朝隱喻南朝,以隴南暗示江南,又以霜之侵漢草、流沙之度隴飛,象征北方少數(shù)民族侵占南方,對他們表示了深切的不滿。后兩句朋友分手于危難之時,更當(dāng)想重見之不易;而其所以不得不分別,又與整個時勢關(guān)聯(lián)在一起。因而,詩人為友惜劇、為國憂懼、為己仿懷,各種感情交織在一起,實難分割。

“朝霜侵漢草”,秋天清晨的霜華侵襲著漢朝故土上的芳草;

“流沙度隴飛”,北方大漠上飄揚流動的塵沙,隨風(fēng)越過隴山,紛紛揚揚地向南飛卷而來。

作者介紹
[挑錯/完善]

周弘正 : 周弘正(496-574年),字思行,汝南安城(今河南汝南東南)人。南朝大臣,東晉光祿大夫周顗之九世孫。年十歲,通《老子》《周易》。起家太學(xué)博士,遷丹陽主簿。弘正知玄象,善占候。大...[詳細(xì)]

周弘正的名句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推薦

隴頭送征客詩古詩原文翻譯賞析-周弘正

古詩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(zé)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(xué)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