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,一路走來,有奔波,有艱辛,有等待,有收獲,更有幸福。
在歲月中跋涉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。
心中有光亮,日子才會明媚,心中有希望,生活才會秀麗。
在生命的長河中,做獨一無二的自己,心懷美好,一路前行,未必要做出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,但也絕不枉費此生!
歲月悠悠含遠香,心有陽光自芬芳。
心有陽光的人,自信從容
《清平樂·會昌》
毛澤東
東方欲曉,莫道君行早。
踏遍青山人未老,風景這邊獨好。
會昌城外高峰,顛連直接東溟。
戰(zhàn)士指看南粵,更加郁郁蔥蔥。
毛主席因為戰(zhàn)事原因,心情雖然苦悶,但并不消沉。豪邁地宣稱自己“踏遍青山人未老”。
所看到的是,“會昌城外高峰,顛連直接東溟”。而遠望南粵,“更加郁郁蔥蔥”。
“風景這邊獨好”的獨白,更加表達出詩人的樂觀、豁達之情,以及對革命前途的堅定信心。
這就是毛澤東!他身處逆境,心中所想的,始終是黨的事業(yè),始終對未來充滿信心。
任憑困難重重,我自巍然不動!
無論何時,請一定要有自信。你就是一道風景,沒必要在別人風景里面仰視。
心有陽光,積極樂觀
《秋詞》
唐·劉禹錫
自古逢秋悲寂寥, 我言秋日勝春朝。
晴空一鶴排云上, 便引詩情到碧霄。
劉禹錫說:自古以來,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、凄涼、空曠。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。
秋日天高氣爽,晴空萬里。一只仙鶴直沖云霄推開層云,也激發(fā)我的詩情飛向萬里晴空。
心中有陽光的人,不論是燦爛的春天,還是蕭條的秋天,都會感受到它們的美好。
決定你快樂與否的從來不是天氣的荒涼與否,而是人心中的喜樂。如果你內(nèi)心是樂觀的,那么,即使秋天依然有好心情。
如果你的心情是消極的,那么,即使是百花盛開的春天,依然會愁思。
行走在這紛繁喧囂的世間,雖然做不到看破紅塵無悲無喜得失兩忘,也要修煉一顆淡定從容的心。
泰然面對日出日落,月缺月圓,活出自己的美好人生。
心有陽光,豁達通透
《定風波·莫聽穿林打葉聲》
宋·蘇軾
莫聽穿林打葉聲,何妨吟嘯且徐行。
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?
一蓑煙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風吹酒醒,微冷,
山頭斜照卻相迎。
回首向來蕭瑟處,
歸去,也無風雨也無晴。
林語堂先生在《蘇東坡傳》中寫道:“一提到蘇東坡,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”。
這大概就是對蘇東坡最好的詮釋。
他的生活狀態(tài):不是被貶官,就是奔波在正在被貶官的路上。
他的愛情:一生有三位深愛他的妻子,卻都死在了他的前面。
人生的道路很長,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坎,不如意事常八九。
人生就像一扇門,有人悲觀于門內(nèi)的黑暗,有人卻樂觀于門內(nèi)的寧靜;有人憂愁于門外的風雨,有人卻快樂于門外的自由。
無論風風雨雨,愿我們都能像蘇軾那樣高歌“一蓑煙雨任平生”。
心有陽光,悠閑自在
《飲酒·其五》
魏晉·陶淵明
結(jié)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。
問君何能爾?心遠地自偏。
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
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
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人間至味是清歡,人最好的狀態(tài)是獨處。
悠閑的生活人人向往,但很多人會覺得難以實現(xiàn)。其實生活究竟如何過,最終還是取決于我們自己如何看待。
如果覺得白開水無味,就加點糖吧;覺得洋蔥辣眼睛,就炒個蛋吧;覺得群山綿綿,那就停下來欣賞風景。
生活,說難不難,說簡單也不簡單!用心過好每一天,不辜負每天的好時光,不留下太多遺憾就好!
心有陽光,歲月生香
《行香子·述懷》
宋·蘇軾
夜無塵,月色如銀。酒斟時、須滿十分。
浮名浮利,虛苦勞神。
嘆隙中駒,石中火,夢中身。
雖抱文章,開口誰親。
且陶陶、樂盡天真。
幾時歸去,作個閑人。
對一張琴,一壺酒,一溪云。
很多人向往詩與遠方,覺得生活的現(xiàn)在是茍且。其實,不是只有遠方才有詩,詩與茍且主要在于我們自己的心態(tài)。
不一定非要走過千山萬水,才能知道世間美麗,若有一顆云水禪心,柴米油鹽醬醋茶也能調(diào)成琴棋書畫詩酒花的情調(diào)。
生活中一草一木皆有情,一云一溪皆是景,重要的是心有詩意,再樸素的居住環(huán)境也能發(fā)現(xiàn)美,再平常的一日三餐也能體味出幸福。
生活不完美,但心中無塵埃,便不會輕易煩惱,歲月便是我們希冀的那樣寧靜美好。
三毛說,人活著還真是件美好的事,不在于風景多美多壯觀,而是在于遇見了誰,被溫暖了一下,然后希望有一天,自己也成為一個小太陽,去溫暖別人。
人生的路,難與易都得走;豁達的人,不憂患于未來;聰明的人,懂得把握現(xiàn)在。
讓自己成為一個小太陽,被溫暖著,然后懷揣著一束光,再去溫暖別人。
如果人人都成為一盞燈一束光,這將是一個無比深情的世間。
關鍵詞:古詩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