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代東武吟

南北朝 / 鮑照
古詩原文
[挑錯/完善]

主人且勿喧,賤子歌一言。

仆本寒鄉(xiāng)士,出身蒙漢恩。

始隨張校尉,召募到河源。

后逐李輕車,追虜出塞垣。

密途亙?nèi)f里,寧歲猶七奔。

肌力盡鞍甲,心思歷涼溫。

將軍既下世,部曲亦罕存。

時事一朝異,孤績誰復(fù)論。

少壯辭家去,窮老還入門。

腰鐮刈葵藿,倚杖牧雞豚。

昔如鞲上鷹,今似檻中猿。

徒結(jié)千載恨,空負(fù)百年怨。

棄席思君幄,疲馬戀君軒。

愿垂晉主惠,不愧田子魂。

譯文翻譯
[請記住我們 國學(xué)夢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大人啊,請不要這么大聲的喝斥我呀,小人有話要說。

我雖出身貧寒,但卻被官家征入行伍。

先參加的是張騫將軍的隊伍,在黃河源頭一帶征戰(zhàn)。

后來又追隨李蔡輕車將軍,把敵人趕出我們的邊塞。

最近的路,我們也走了萬里;最安靜的年頭,也多次奔命。

我們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鞍甲上面;我們所有的才思都歷盡了嚴(yán)寒酷暑。

但是隨著主將的去世,那些舊部即便僥幸沒有戰(zhàn)死也都如我一樣無功而散。

朝廷上的時事,可謂風(fēng)云變幻;我們的論功行賞還有誰來關(guān)注。

年輕力壯的時候離開家鄉(xiāng)為國征戰(zhàn),年老體衰、窮困潦倒時才返回家鄉(xiāng),無依無靠。

只能拿著腰鐮收割些野菜,;扶著拐杖,放養(yǎng)幾只小雞小豬,勉強填塞饑腸糊口。

想當(dāng)初我年富力強如鞲上鷹,看現(xiàn)在佝僂虛弱似檻中猿。

我自問平生于國于家無愧,卻堪嘆落得如此境地。

棄席思念晉文公的珍惜;疲馬留戀田子方的收留。

那么也希望大人您像晉文公和田子方一樣,君王不忘舊臣,垂憐垂憐小人。

注釋解釋

《東武吟》,本為齊地歌曲名。東武,古地名,在今山東諸城市一帶。該詩寫一老兵自述征戰(zhàn)塞外的艱苦經(jīng)歷和回鄉(xiāng)后有功不獲賞的悲怨心情。語言勁峭,音調(diào)響亮。

賤子:老兵的謙稱。

寒:貧寒。漢:漢朝。

張校尉:西漢張騫,曾以校尉之職隨衛(wèi)青擊匈奴?!稘h書》有傳。河源:黃河源頭,代指西北極邊遠的地方。

李輕車:李蔡。漢飛將軍李廣從弟,曾為輕車將軍,擊匈奴右賢王有功。塞垣(yuán元):泛指邊塞地區(qū)。

密:近。亙:綿延。寧歲:安寧的年歲。七奔:指多次為征戰(zhàn)奔命。

涼溫:猶言冷暖。⑧下世:去世。部曲:《漢書·李廣傳》顏師古注引《續(xù)漢書·百官志》云:“將軍領(lǐng)軍,皆有部曲。大將軍營五部,部校尉一人。部下有曲,曲有軍候一人。”罕:稀少。

孤績:個人獨有的功績。

刈(yì):割???、藿(huò):野菜名。豚(tún):豬。

鞲(gōu):革制袖套。檻(jiàn鑒):圈獸類的柵欄。

徒:空。結(jié):生成。負(fù):背負(fù)。

“棄席”句:用晉文公事。據(jù)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載,晉文公重耳流亡二十年,在終于可以返國為君時,要拋棄流亡時用過的籩豆、席蓐,怠慢患難與共的有功隨從。大臣咎犯勸諫,文公方止。幄(wò):帳幕?!捌qR”句:用田子方事。據(jù)《韓詩外傳》卷八載,戰(zhàn)國時魏人田子方見老馬被棄于路,“曰:‘少盡其力而老棄其身,仁者不為也?!H之”。軒,車駕。

“愿垂”二句:希望君王不忘舊臣。晉主,指晉文公。田子魂,田子方的魂靈。一說“魂”通“云”,指田子方講的話。

詩文賞析
[搜索 國學(xué)夢 即可回訪本站]

“東武”,泰山下小山名,在今山東省泰安縣?!皷|武吟”和“泰山吟”、“梁甫吟”同類,是齊地的土風(fēng)。該篇假托漢朝老軍人的自白,來諷諫當(dāng)時的君主。

詩歌的前半部寫老軍人對當(dāng)年戰(zhàn)斗生涯的回憶,他南征北戰(zhàn),在戎馬倥惚中度過了不平凡的一生。后半部表達他老年遭棄置的憤懣和悲傷:“時事一朝異,孤績誰復(fù)論?”這位當(dāng)年立馬橫刀的老英雄,如今不得不“腰鐮刈葵藿,倚杖牧雞屯”。他喟然長嘆:“昔如鞲上鷹,今似檻中猿?!边@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對比,把主人公心靈深處的痛苦展示出來。

這首詩還表現(xiàn)了老軍人即使身處逆境,仍思報國的精神。在詩的結(jié)尾,他以“棄席”、“疲馬”自比,向君主表白心跡,希望老有所用,辭懇情切,令人感動。顯然,這位心懷報國之念的老軍人形象中也有著懷才不遇的詩人自我。

這首詩意蘊深厚,時空跨度很大。詩歌的感情隨著主人公的命運變化,先是慷慨奔放,后是激憤悲愴,顯得跌宕起伏,扣人心弦。

整首詩都是假托一個漢代有軍功的人的口吻,敘述自己一生奮戰(zhàn)的經(jīng)歷,和老年被棄回家的不平,并表達了他對君主的眷戀,希望君主賜恩,不棄置有功之人。宋文帝在位期間,討伐北魏曾多次失敗,對其將領(lǐng)檀道濟等也有牽制和排擠的做法,所以這首詩可能是為諷諒當(dāng)時的君主而作。 這首詩的思想內(nèi)容和寫法,對于杜甫出塞》詩的創(chuàng)作有很大的影響。

作者介紹
[挑錯/完善]

鮑照 : 鮑照(約415年~466年)南朝宋文學(xué)家,與顏延之、謝靈運合稱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遠,漢族,祖籍東海(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,轄區(qū)包括今江蘇漣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貧賤,臨海...[詳細]

鮑照的名句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推薦

代東武吟古詩原文翻譯賞析-鮑照

古詩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(zé)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(xué)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