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魯恭治中牟

南北朝 / 范曄
古詩原文
[挑錯/完善]

魯恭為中牢令,重德化,不任刑罰。袁安聞之,疑其不實,陰使人往視之。隨恭行阡陌,俱坐桑下。有雉過,止其旁,旁有兒童。其人曰:“兒何不捕之?”兒言雉方雛,不得捕。其人訝而起,與恭決曰:“所以來者,欲察君之政績也。今蝗不犯境,此一異也;愛及鳥獸,此二異也;童有仁心,此三異也。久留徒擾賢者耳,吾將速反,以狀白安。”

譯文翻譯
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魯恭擔任中牟縣令,注重用道德感化百姓,不用刑罰的方式。朝中大官袁安聽說這件事,懷疑它不是真的,暗地里(私下)派人到中牟縣去視察。那人與魯恭走在田間小路上,一起坐在桑樹下。有一只野雞經(jīng)過,在他們旁邊停下,旁邊有一個小孩。那個人說:“你為什么不把它抓?。俊蹦莻€小孩說野雞還是幼雞,不能抓。那人很驚訝,對魯恭辭別說:“我此次前來,是要檢查你的政績的。蝗蟲不犯縣境,這是我看到的第一個現(xiàn)象;愛護鳥獸,這是第二個現(xiàn)象;小孩也懷有仁愛之心,這是第三個現(xiàn)象。我久留只會打擾賢者。我將快速返回,把情況報告袁安?!?/p>

注釋解釋

為:擔任

中牟令:中牟縣的縣官

雉:俗稱野雞

德化:用道德感化

任:用

陰:暗中

使:派

阡陌:田間小路

止:停止

方:才

得:能夠

訝:驚訝

今:現(xiàn)今

犯:侵犯

境:邊境

及:關(guān)聯(lián)

徒:只,只會

耳:罷了

將:將要

反:通“返”,返回

狀:情況

白:告訴

異:過人之處

作者介紹
[挑錯/完善]

范曄 : 范曄(公元398年—公元445年),字蔚宗,南朝宋史學家,順陽(今河南淅川南)人。官至左衛(wèi)將軍,太子詹事。宋文帝元嘉九年(432年),范曄因為“左遷宣城太守,不得志,乃刪眾家《后漢書...[詳細]

范曄的名句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(jīng)典推薦

魯恭治中牟古詩原文翻譯-范曄

古詩國學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