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道在五字,吾身寧陸沈。
涼生中夜雨,病起故山心。
燭共寒酸影,蛩添苦楚吟。
何當遂歸去,一徑入松林。
我在精神上信仰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在實際生活中寧愿沉淪不被人知。 秋雨綿綿然我感到無限凄涼,體弱多病更加思念故鄉(xiāng)(或者因思念故鄉(xiāng)而身體不適)。
孤身一人與燭光相對,形影相吊,蟋蟀的鳴叫更增加了我的苦楚。
什么時候才能歸去呢?一條小路直通松林,正是我的歸宿。
①五字,指儒家的“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”。②陸沈,比喻沉淪不被人知。
池州郡城(今貴池縣)距九華山僅數(shù)十華里,登高即可觀賞九華景色。
池州城門有“九華門”,城內(nèi)古有“九華樓”,均是遠眺九華山色之處。唐代文學家杜牧,由齊安(今湖北黃岡)調(diào)任池州刺史后,十分喜愛九華山水,暇時便登樓遠眺或上山游玩,九華的陵陽、南陽灣、黃石溪、五溪等處都留有他的足跡。他羨慕李白屢游九華、寓居化城,對李白吟九華的詩作亦甚推崇,寫道:“卻憶謫仙詩格俊,解吟秀出九芙蓉”。他的詠九華詩作,至今尚流傳的有《登九華樓》、《郡樓望九華》、《登九華樓寄張祜》等篇。
相傳杜荀鶴乃杜牧之子。杜牧有個愛妾,當她身懷有孕之時,其夫人嫉恨不相容,凌辱備至,對杜牧亦大發(fā)“河東獅吼”之威,杜牧不得已,將他愛妾嫁予石臺縣長林鄉(xiāng)杜筠,不久即生荀鶴。
杜荀鶴讀書在九華山中,走遍了九華的山山水水,愛九華山奇麗,故而自號“九華山人”。他在山中讀書、游覽時,作賦吟詩,其中有不少是描寫九華山水的佳作。當他四十多歲進士及第時,其同窗好友賀詩道:“大鵬出海翎猶濕,駿馬辭天氣正豪九子舊山增秀色,二南新格變風騷。”
杜荀鶴離山后,思念九華山的作品甚多?!肚锶諔丫湃A舊居》等,流露出棄官歸隱九華的心情,寫道:“何當遂歸去,一徑入松林。”當他懷著眷戀的心情從江西歸來,回到九華時,四顧熟悉的奇峰佳景,則是“云里峰巒看不通”,依戀山色,怨歸馬蹄疾,寫道“馬前歧路去何忙”!
杜荀鶴 : 杜荀鶴,唐代詩人。字彥之,號九華山人。漢族,池州石埭(今安徽石臺)人。大順進士,以詩名,自成一家,尤長于宮詞。大順二年,第一人擢第,復(fù)還舊山。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,朱全忠厚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