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經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夜半聞橫管

宋代 / 程俱
古詩原文
[挑錯/完善]

秋風夜攪浮云起2,幽夢歸來度寒水3。

一聲橫玉靜穿云4,響振疏林葉空委5。

曲終時引斷腸聲6,中有千秋萬古情。

金谷草生無限思7,樓邊斜月為誰明。

譯文翻譯
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秋夜里北風陣陣浮云攪動,夢魂飛度寒水不愿在北方久停。

清脆的笛聲響遏行云,振動了林木,樹葉紛紛飄零。

樂曲悲壯吹出了肺腑中的凄苦,笛聲里含著思鄉(xiāng)懷古的深情。

金谷園中秋草蔓蔓會使人無限惆悵,那樓頭斜掛的月亮為誰放射出光明。

注釋解釋

1.橫管:即笛子。

2.攪:拌。

3.幽夢:清夢。

4.橫玉:笛子。用《列子·湯問》秦青善歌的典故。

5.委:拋,一說為堆積之意。

6.引:帶有。

7.金谷:園名。晉代富豪石崇所建,極為豪華。石崇去世后,金谷園便衰敗了。后人常用“金谷草生”表達由興旺到衰落的慘敗。

創(chuàng)作背景

《夜半聞橫管》是宋代詩人程俱創(chuàng)作的一首七言古詩。此詩首二句交代創(chuàng)作情景,在秋風浮云的夜晚,突然聽到鄰家傳來的橫笛聲;三四句描述笛聲的凄清、激越;五六句寫聞笛之情,笛聲凄清動人亦蘊含著千秋萬古情;末二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北方故國的懷念。詩人以細致的筆觸描寫秋夜的笛聲,并由笛聲激發(fā)出懷念北方故土的深情。全詩把敘事、描寫、抒情、議論巧妙結合起來,委婉曲折,清勁含蓄。

程俱身處南北宋之交,早年曾官上舍、禮部員外郎,正直敢言,主張抗金,常不得志于有司,內心深藏郁悶悲苦。此詩是作者夜半聞笛聲有感而作,借以抒發(fā)作者當時欲收復北方失地的急切心情。

詩文賞析
[搜索 國學夢 即可回訪本站]

首二句“秋風夜攪浮云起,幽夢歸來度寒水”寫作者夢游北方歸來。秋夜,萬籟俱寂,詩人倚床難眠,懷念陷于金人之手的北方,不知不覺,神魂出竅,夢魂離開身軀飛向遙遠北方,縹緲在金人所占北方的上空,突然颯颯秋風吹來一大片浮云,遮住了詩人下看的視線。詩人夢魂不愿久留被金人占領、浮云密布的北方,于是馬上飛度寒水,返回了南方。此二句中“浮云”比喻金人所占北方不見光明,人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。

三四句寫笛聲穿云振疏林。靜謐的秋夜,夢魂歸來,突然一聲玉笛從不眠的鄰人吹起,笛聲抑揚頓挫,圓潤嘹亮,在寂靜的夜晚響徹九霄,并把疏林里殘存的霜葉振落,紛紛拋向四面八方。這笛聲有如古代善謳者秦青的悲歌。

五六句寫吹笛人憂傷原因。夜聞笛聲雖嘹亮而不悠揚,音調高低疾徐,清脆聲中出現(xiàn)嗷嗷悲聲,曲終時更顯激越悲壯,令人聽了柔腸寸斷。大概吹笛人也是流亡南方的北人。因思念故鄉(xiāng)親人深夜難眠,并對南宋朝廷偏安一隅、不思恢復表示憤懣,借笛聲傾瀉肺腑的悲憤和苦思的千秋萬古深情。太平時節(jié),宋人會在“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。”可是現(xiàn)在吹到臨終,其聲愈悲,好像是撕裂心肺的哀哀哭泣之聲,叫人聽了腸為之斷。吹笛人本想憑借橫笛傾瀉心中的郁結,結果卻引來了更深的悲傷。這聲音里蘊含了思念故鄉(xiāng)親人的千秋萬古的深沉之感。

末兩句寫詩人的家國之思。笛音曲終撕心裂肺的哀聲,激起詩人深切懷念北方故土,想想被金人占領的金谷園,那里雖秋草萋萋,但使人思慮萬千,惆悵不已。末句更是含蓄寫作者望月思故鄉(xiāng)的精醇情感。此時,在詩人的想象里,今夜斜射的月光同樣照耀著過去在北方所住的樓房,含蓄地寫出了對北方的懷念。詩在這里已上升到精醇的意象化的情感了。

這首把敘事、描寫、抒情、議論融于一體的七言古詩,用清勁含蓄的妙筆,充分表達了沉痛、孤寂的思鄉(xiāng)之深情。

作者介紹
[挑錯/完善]

程俱 : 程俱(1078—1144)北宋官員、詩人。字致道,號北山,衢州開化(今屬浙江)人。以外祖鄧潤甫恩蔭入仕。宣和三年賜上舍出身。歷官吳江主簿、太常少卿、秀州知府、中書舍人侍講、提舉江州...[詳細]

程俱的名句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典推薦

夜半聞橫管古詩原文翻譯賞析-程俱

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