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經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暮春即事

宋代 / 葉采
古詩原文
[挑錯/完善]

雙雙瓦雀行書案①,點點楊花入硯池②。

閑坐小窗讀周易③,不知春去幾多時。

譯文翻譯
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屋頂上兩只麻雀的影子在書案上移動,點點楊花飄入屋內。落到硯池中。我靜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會,依然潛心地讀著《周易》,不曉得春天過去了多少時間。

注釋解釋

①瓦雀:在屋瓦上活動的鳥雀。行書案:瓦雀的影子在書案上移動。

②點點楊花入硯池:點點楊花飄入室內,落在硯池里。

③周易:儒家經典著作。

創(chuàng)作背景

這首《暮春即事》是宋代學者葉采的詩作,是寫古時的讀書人,一心埋頭書案,浸沉在書中的那種專注精神。一、二句表現(xiàn)書房的寧靜,三、四句表明自己專心讀書,因此,春天過去了許久,也不知道,只是在瓦雀影動、楊花入硯的驚擾中,才曉得已是暮春時節(jié)。語言平易,景物生動貼切,開頭兩句對仗得也很自然,增強了喜悅的氣氛。

詩文賞析
[搜索 國學夢 即可回訪本站]

這首《暮春即事》,是寫古時的讀書人,一心埋頭書案,浸沉在書中的那種專注精神。十分寧靜的書室,垂柳飛絮的季節(jié),春風嬌弱的日子,屋里似乎沒人,幾只麻雀兒悠閑自在地漫步在書桌上,柳絮輕盈地隨風飄落,賴在硯臺上不肯動彈,竟然無人拂拭。書室的寧靜是由動態(tài)的畫面表現(xiàn)出來的。這里感覺不到人的影響。不然,麻雀不能閑步書案,柳絮那得安臥硯臺。這是以動襯靜的反襯手法。書室里其實有人,那是詩人,“閑坐小窗讀《周易》”。然而,書室卻寧靜得似乎沒有人的存在,看來書室的一切動靜同詩人都毫不相干,他如老僧入定,全部心思都在《周易》這本書上呢。書室的寧靜正襯托出詩人的寧靜。

結句“不知春去幾多時”是推進一層的寫法,拓展了全詩的時間容量。詩句描寫的是眼前之景,表現(xiàn)的卻是一春之事,花開花落純任自然,詩人未曾留意,何嘗動心。進一步表現(xiàn)了詩人“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讀圣賢書。”然而,這只是這首詩的表層意思。

“閑坐小窗讀《周易》”,《周易》的哲學思想是理學的理論基礎,詩人通過這一細節(jié),不著痕跡地透露了全詩的主旨。當詩人全身心地沉浸在理學世界中的時候,內心世界一片從容,一片自然和樂,世間萬物都不能進入他的意識。詩人表現(xiàn)的是他的理學涵養(yǎng)功夫。

作者介紹
[挑錯/完善]

葉采 : 葉采,字仲圭,號平巖。南宋時期官員,建陽(今福建)人,葉味道之子。明嘉靖《建陽縣志》卷一二有傳。...[詳細]

葉采的古詩
你可能喜歡
葉采的名句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典推薦

暮春即事古詩原文翻譯賞析-葉采

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