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燈非草爇,亦非以膏滋。又非似瓶貯,亦非似盤擎。
自靈府踴出,眼界現光輝。隨高下巖谷,以至杳靄外。
然祈近眉睫,倏出尋丈間。亦有本無睹,啟發(fā)悲悔心。
發(fā)心不須臾,所見亦如是。暫發(fā)俄即退,終亦不可得。
二人或并處,所見各一境。以至五六輩,亦復五六種。
人心如人面,是燈亦如之。譬如有目人,皆見當空月。
目有昏明異,月亦分昏明?;蛴心宽蛘?,隨眚作光相。
不幸無目者,元未嘗有月。大智慧光明,遍滿河沙界。
何獨不見燈,亦復不見我。何獨不見我,總不知所見。
王質 : 王質,字華卿,太原祁人。五代祖通,字仲淹,隋末大儒,號文中子。通生福祚,終上蔡主簿。福祚生勉,登進士第,制策登科,位終寶鼎令。勉生怡,終渝州司戶。怡生潛,揚州天長丞。質則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