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地風拋市井聲,病夫危坐了清明。一簾晚日看收盡,楊柳微風百媚生。
①卷地風,猛烈的大風。市井聲,街市上喧鬧吵雜的聲音
②危坐,端坐。③晚日,夕陽。④媚,美好的風光。
《清明》是一首心靈的小樂曲。作者巧妙地通過風勢由猛而微,描寫了清明一天中情緒的微妙變化。外面大風猛烈,傳來街市上陣陣喧鬧的噪音時,抱病的陳與義正襟危坐,表明他心情煩亂,無法悠然自得地欣賞春景。到了傍晚,夕陽斜照,已是日麗風和,楊柳輕搖,于是詩人陳與義高興起來,曬窗賞景,明媚春光盡收眼底,引起詩人陳與義無限喜悅。寫來曲折、含蓄,清新可喜。
陳與義 : 陳與義,字去非,號簡齋,漢族,其先祖居京兆,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,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(現(xiàn)在屬河南)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,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。北宋末,南宋初年的杰出詩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