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古怨

清代 / 陳燦霖
古詩原文
[挑錯/完善]

獨臥繡窗靜,月明宿鳥啼。不嫌驚妾夢,羨汝是雙棲。

詩文賞析
[搜索 國學夢 即可回訪本站]

本篇是唐人金昌緒《春怨》的翻案文章。

首句交待了產(chǎn)生“怨”的境況,在“靜”與“獨”。窗內(nèi)的“靜”,體現(xiàn)出陰柔之美,代表著女性幽居的典型特征,但在此外,應之以“獨”,讓讀者體驗到的,便不是令人傾慕的清幽恬靜,而是一種引人愁思的冷寂虛靜。次句“月明宿鳥啼”與“月明星稀,烏鵲南飛”(曹操《短歌行》)的寓意相反,全無戰(zhàn)亂之中凄凄惶惶的景象,而是化用“月出驚山鳥,時鳴春澗中”(王維《鳥鳴澗》)的意境,以動顯靜,將囚籠般的繡窗朱戶映襯得越發(fā)孤寂難耐。不過,僅為寫“靜”,此句還未見出奇制勝處。作者構(gòu)思之奇,在于由鳥鳴而逗引出了戲劇性的情節(jié)。

月升驚起了巢中鳥,鳥鳴驚醒了閨中人。被攪擾的她,并未像“打起黃鶯兒”的思婦一樣惱怒,責怪那小精靈:“啼時驚妾夢,不得到遼西”(金昌緒《春怨》),而出人意表地產(chǎn)生了羨情。本來,室中少婦聽鳥叫而辨出雌雄偕鳴之聲;因自身之窗前獨臥,羨宿鳥之月下雙棲,感鳥尚雙棲,愈傷人之獨宿,對良人不歸之怨便油然而生。這樣復雜的連鎖反應,在作者筆下,竟轉(zhuǎn)化為潛臺詞,給讀者留下了品味的余地。

“以鳥鳴春,以蟲鳴秋,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。絕句之小中見大似之。” (劉熙載《詩概》)本篇主旨在表現(xiàn)少婦之“怨”,卻“正面不寫寫反面,本面不寫寫對面、旁面” (同前),抓住“獨臥”作怨的因由,借助“雙棲”為怨的觸媒,借端托寓,取徑深曲,有“睹影知竿”之妙。且篇中作為觸媒的景象不是看見而是聽到的。聽覺轉(zhuǎn)化為視覺,景象觸發(fā)起情感,主人公那隱秘而復雜的心曲,便在寥寥二十字中得到了細膩而豐滿的表現(xiàn)。

作者介紹
[挑錯/完善]

陳燦霖 : 字雨巖,江南長洲人。諸生。...[詳細]

陳燦霖的古詩
你可能喜歡
陳燦霖的名句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(jīng)典推薦

古怨古詩原文賞析-陳燦霖

古詩國學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