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水調(diào)歌頭·題西山秋爽圖

清代 / 納蘭性德
古詩原文
[挑錯/完善]

空山梵唄靜,水月影俱沉。悠然一境人外,都不許塵侵。歲晚憶曾游處,猶記半竿斜照,一抹界疏林。絕頂茅庵里,老衲正孤吟。

云中錫,溪頭釣,澗邊琴。此生著幾兩屐,誰識臥游心?準(zhǔn)擬乘風(fēng)歸去,錯向槐安回首,何日得投簪。布襪青鞋約,但向畫圖尋。

譯文翻譯
[請記住我們 國學(xué)夢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空山梵唄,水月洞天,這世外幽靜的山林,不惹一絲世俗的塵埃。還記得那夕陽西下時,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。在懸崖絕頂之上的茅草屋中,一位老和尚正在沉吟。

行走在云山之中,垂釣于溪頭之上,彈琴于澗水邊,真是快活無比。隱居山中,四處云游,一生又能穿破幾雙鞋子,而我賞畫神游、的心情又有誰能理解?往日誤入仕途,貪圖富貴,如今悔恨,想要歸隱山林,但是這一愿望要到何日才能實現(xiàn)呢?只希冀從這畫中找尋。

注釋解釋

梵唄:指寺廟中誦經(jīng)之聲。

猶記二句:謂還記得那夕陽西下時,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。 界疏林,連接著稀疏的樹林。

云中錫二句:謂行走在云山之中,垂釣于溪頭之上,彈琴于澗水邊,非??旎?。 錫,即錫飛,僧人行走。

此生二句:占隱居山中,四處云游,一生又能穿破幾雙鞋子呢?此時我賞畫神游之情又有誰理解呢? 幾兩屐,幾雙鞋子(指木屐,木底有齒的鞋子,古人游山多用之)。《世說新語·方正篇》:“祖士少好財,阮遙集好屐,并恒自經(jīng)營,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。人有詣祖,見料視財物;或有詣阮,見自吹火蠟屐,因嘆曰:‘未知一生當(dāng)著幾量屐!’神色閑暢。于是勝負(fù)始分?!薄∨P游,觀賞山水畫以代游覽。

準(zhǔn)擬三句:謂往日入仕,貪圖富貴是錯誤的,真想歸隱山中,但是這一愿望何日可以實現(xiàn)呢!準(zhǔn)擬,打算、希望?!』卑?,即槐安夢、南柯夢故事。事見唐李公佐《南柯太守傳》。故事說有淳于棼者,飲酒古槐樹下,醉入夢,見一城樓題大槐安國?;卑矅跽衅錇轳€馬,任南柯太守三十年,享盡榮華富貴。醒后見槐下有一大蟻穴,南枝又有一小穴,即夢中的槐安國與南柯郡。后以此典喻人生如夢,富貴得失無常等?!⊥遏?,丟下固冠用的簪子,比喻棄官。

布襪青鞋:本指平民百姓之裝束,此處借指棄官隱居,語出唐杜甫《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》:“青鞋布襪從此始?!?/p>

詩文賞析
[搜索 國學(xué)夢 即可回訪本站]

之作有類詠物,既要有物又要有人,人物交融,不即不離,方為佳構(gòu)。本篇即可謂有如此特色的一首。此中之物是作畫者所畫之圖,人是賞畫之作者。清人將所題之畫于詞中作了傳神的描繪,又于畫景之中表達(dá)了感受和心情。上片側(cè)重畫圖之景與境的描寫,下片側(cè)重觀畫之感受與心情的刻畫。由此篇所表達(dá)的情趣來看,納蘭厭于榮華富貴的貴公子、侍從官的生涯,向往清心寡欲。遠(yuǎn)離塵囂,像圖畫中的老僧一樣去生活,同對也表達(dá)了所愿難以求得的矛盾與無奈的心情。

作者介紹
[挑錯/完善]

納蘭性德 : 納蘭性德(1655-1685),滿洲人,字容若,號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。其詩詞“納蘭詞”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(yù),在中國文學(xué)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。他生活...[詳細(xì)]

納蘭性德的名句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推薦

水調(diào)歌頭·題西山秋爽圖古詩原文翻譯賞析-納蘭性德

古詩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(zé)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(xué)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