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經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猴哥帶你一起探索中國文化的源頭《易經》第二十三講、訟卦:最高境界是無訟

作者:猴哥 國學知識 來源:網絡

  猴哥帶你一起探索中國文化的源頭《易經

  第二篇 解讀《易經》六十四卦

  第二十三講、訟卦:最高境界是無訟

  “訟”字,言之于公,是在公眾的地方講話,把問題公開,所以是訴訟、打官司。訟卦內卦是坎,外卦是乾,和前面的需卦互為綜卦,需卦是乾在下、坎在上,訟卦則是坎在下、乾在上。六十四卦里面,有八個卦是自綜,譬如乾、坤二卦,倒過來還是乾、坤。這八個卦,上下倒過來還是同一個卦,可以和下一卦兩兩之間互變,陽變陰、陰變陽,成為對方。除了乾、坤之外,還有頤卦大過卦、坎卦、離卦、中孚卦小過卦六卦。

  倒過來的卦,有時候和前面的卦意思相連。像前面的需卦講得不到滿足,就要打官司,要訴訟。為什么這六根爻有訟的象征呢?上卦乾,天,是往上走;下卦坎,水是往下流,天和水不相和,陽和陰不相遇,背道而馳,意見不同,自然會起官司。這是一個象。另外一個象則是里面的坎是危險,外面的乾表現很強硬,這就是爭斗打官司的象征。外強內險,這也是打官司的原因。

  這兩個卦疊起來,產生訟。訟一般來說是官司訴訟。孔子對官司一事就有看法,他說:“聽訟,吾猶人也。”(《論語·顏淵》)意思是說,聽別人的官司訴訟,我和別人沒什么差別。但孔子接著說:“必也,使無訟乎?”重要的是,使大家不要有訴訟,不要有官司。所以孔子強調用道德來解決問題,不要由法庭來解決??鬃幼哉J為,他斷案不會比法庭庭長高明多少,他的高明是以道德來解決問題??梢?,訟不是一個好事情,是負面的。那文王為什么寫訟呢?文王后來做了周朝的君主,旁邊的小國家遇到什么爭執(zhí)都跑去找文王仲裁,讓文王來替他們解決?!?a href='http://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/guoxue/shiji/' target='_blank'>史記·周本紀》記載:“西伯陰行善,諸侯皆來決平。于是虞、芮之人有獄不能決,乃如周。入界,耕者皆讓畔,民俗皆讓長。虞、芮之人未見西伯,皆慚,相謂曰:‘吾所爭,周人所恥,何往為,祇取辱耳。’遂還,俱讓而去。諸侯聞之,曰‘西伯蓋受命之君’。”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,當時文王會幫周圍的小國家解決“訟”的問題。

  訟卦除了官司,也可以引申為意見不合,這個范圍就比較廣了。夫妻之間意見不合,也是訟,不一定是要到法院打離婚官司?,F在有些電視節(jié)目幫家庭解決婚姻問題,也是訟。再往大一點說,訟是我們的觀念、意識,即所謂的意識形態(tài),這個就非常廣了,宗教、國族的意識形態(tài)都屬于訟。

  訟。有孚,窒,惕中吉,終兇。利見大人,不利涉大川。

  卦辭第一個就是“有孚”,要有誠意。這一卦里沒有“元亨利貞”的任何一字,可想而知,這一卦不是完美的,是有缺陷的,是不得已的。所以,第一要有誠。但是“孚”這個誠,被窒息了,才有訟。“惕中吉”, “中”是指內心,就卦來講,第二爻是內卦之中,第五爻是外卦之中,這兩根爻都是陽爻,都代表誠。第二爻的誠,也許是指訴訟者的誠,自己要有誠;第五爻的誠,是指法官,主事者的誠。誠一方面是內心,同時也是要求法官執(zhí)法要誠。內心如誠,則吉。“終兇”,如果一直堅持訴訟到最后,有兇。“利見大人”,大人就是九五,如果碰到一個好的法官、好的執(zhí)法者,以誠待人,以誠來宣判,則利。“不利涉大川”,內卦是坎,代表大川,有危險,不利于去冒險。

  初六。不永所事,小有言,終吉。

  初六是陰爻,位不當,所以有訟。“不永所事”,所做的那些事,遭受阻礙,受到了人家的破壞,不能永遠堅持。“小有言”,就是有別人的批評,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。“小”就是稍微,稍微有別人的閑話、批評、抗議。這是訴訟的開始。為什么“終吉”呢?是從象來說的,因為初六和九四,一陰一陽,雖然位不對,但有感應,故吉。

  也就是說,一開始的時候,碰到意見不同的人對你批評,沒有關系,不要看得太重,意見不同,對你來說也是一種反省的機會。我在講“應變”時提到,當你開始聽到逆耳之言,首先要去了解他為什么批評;第二要反省自己,是不是正如他批評的有錯誤,這就是誠;第三,你要采納那些善意的批評而懂得轉化。所以,這一爻,講的就是意見不同、小爭執(zhí),沒有關系,反而能讓你們互相更加了解。夫妻間從來沒有爭執(zhí),反而是問題。我講一個真實的例子,我以前上學的大學,有一個文學系的女老師,非常有才華,會講話,她的先生是體育系的教授,什么都順著她。后來這位女老師要離婚,理由是,他什么都順著她,生活沒有趣味。可見,生活中有一點小摩擦沒有關系,初爻開始時有點兒小問題,也有作用??鬃釉谶@一卦的《象傳》就說“君子以作事謀始”,做一件事,要在開始的時候計劃,即使“小有言”,也不要緊。開始解決一些小問題,后面就不會有大問題。老子也說“治之于未亂,為之于未有”,在還沒有亂的時候去治理,也就是說這一爻還沒有到亂,只是“小有言”,稍有點批評的聲音、不同的看法,在這個時候你要抓住機會,去反省和改善,最終還是吉的。

  九二。不克訟,歸而逋,其邑人三百戶,無眚。

  第二爻“不克訟”, “克”就是勝。訴訟不能勝利,不能把握,怎么辦呢?“歸而逋”, “逋”就是避開,即離開訴訟,不要再打官司了。知道官司不會贏,“其邑人三百戶”,回去后跟同村的三百戶人和諧相處,不要去爭斗。從象上說,上卦的三根陽爻,就是三百戶。“無眚( shěng)”, “眚”大概只有《易經》用到,是生于眼睛的病,不是青光眼等眼病,而是指你的看法的病。也就是說,你戴著有色眼鏡,內在有偏見、邪念。這個字是《易經》專用字,在佛教里就是執(zhí)著,不要有內在的偏見和執(zhí)著。這是九二。初爻講“惕中”,這個中就是九二,因為它是內卦之中。

  六三。食舊德,貞,厲,終吉?;驈耐跏拢瑹o成。

  六三多半是不好的,況且還在坎卦的上面,危險之上。“食舊德”, “食”是保養(yǎng),保養(yǎng)你的“舊德”。“舊”是固有,“舊德”是固有的道德。這個固有道德是所謂的忠、孝、仁、義、信嗎?不是?,F在我用轉化的方法來闡述,這是前人所沒有的。舊是指前面的,在一個卦里,上面的是新,是未來的,下面的是舊的,是已經過的,這是《易經》的慣例。這里的“舊”,我認為就是指九二,指要培養(yǎng)九二的誠德。“貞”,是誠,“貞厲”,把握誠德于危險,最終還是吉的。為什么吉?因為六三和上九陰陽相和,自然吉。“或從王事”,“或”字常常出現在第三爻和第四爻,因為是講轉變的,有點兒疑慮是否能轉得出去。“或從王事”,從事于君主交給你的事情。“無成”,是指沒有成就。傳統(tǒng)的解釋說到這一爻,都說沒有成就。但是我后來仔細一想,前面一爻是舊德,有誠,還是吉,為什么到這里就沒有成就了,是不是有些矛盾呢?只判斷說沒有成就是不夠的,這也許是我受到道家和禪宗的影響,我覺得“無成”應該是不要想著成就,即從事君主交給你的任務不要想一定要有成就。“無成”也是一種功夫,功夫是關于如何去做。如何去做才是更重要的,而不是去下判斷?!兑捉洝凡皇怯脕斫o我們下判斷的,為什么不要求成?這里面有深刻的意思。我在坤卦一章提到過《莊子·人間世》中關于公子高的故事,有一天君主給他一個政令,他就很焦慮,晚上只能拼命喝冰水降壓。如果任務不成功,君主會處罰;如果成功了,這個焦慮也損傷了身體。無論成與不成,接了君主的任務,就有痛苦煩惱。于是他就去問孔子??鬃訉痈哒f,你要實實在在地去面對這個任務,不要想速成,也不要想有成就,一旦想有成就,就會在君主面前有太多溢美之詞,添枝加葉,偏離正題。也就是說,求成,就生得失之心,做事情就會不公正,就會想方設法討好君主。所以,要關注事情本身,要“無成”,不要想有成就。從這個故事,我們可以看出這一爻上“無成”的另一層新意了。

  九四。不克訟,復即命,渝,安貞,吉。

  九四“不克訟”,和第二爻一樣,沒有勝算,怎么辦?“復即命”,回到自己,“即”就是順,順從天命。有時候打官司,要把結果交給天命,順天命而行。生死由命,富貴在天。“渝”是返回來,不要去爭,返回自己。“安貞”,把握九四之誠,就吉。因為九四和初六這一對是相應的,所以是吉。

  九五。訟,元吉。

  “九五”是主爻,對于訴訟來說,是指法官,一般來講是指君主。“元”是開始時的想法,沒有摻雜后天的想法。在心理學上,我說元是動機,即要有客觀的觀念。法官如果秉持著誠,有客觀的判斷,就吉;否則就不好了。

  上九?;蝈a之鞶(pan)帶,終朝三褫 [chǐ] 之。

  “或錫之鞶帶”, “或”,也許的意思,也許你打官司打勝了;“錫之鞶帶”, “鞶帶”是指君王的賞賜,這里是訴訟得到利益。但是“終朝三褫之”,這種由訴訟得到的利益,終要在一天之內就會被拿掉,不能夠把握。也就是說,靠訴訟得的錢財和榮譽會得之而失。訴訟不是好東西。這是古代人對訴訟的看法,就整個訴訟看法來講,在訴訟當中你要反省,要了解自己,要順應天命來走。即使有所得,也不要得意忘形,不要想下次還要靠訴訟來謀取利益。這是整個訴訟給我們的教訓。訴訟是不得已的,為了爭取自己的利益,但是能免則免,不要信賴它、依靠它。訴訟在不得已的時候,要借法律來保護弱者,在當今社會,訴訟是免不了的,但仍然可以避、盡量免。孔子說“必也,使無訟乎”,不是要大家不去訴訟,而是用德來解決訴訟的問題,讓大家可以不用去訴訟,訴訟越少越好。

  最后我們總結一下這六爻所談的問題,占到這一卦,也許你不一定是要打官司,而是問某一問題。我們的總結是泛論。

  第一爻,不必對小事情太執(zhí)著,要借此多反省。

  第二爻,要知道返回內心去求和諧。

  第三爻,以德為原則。

  第四爻,安于天命。

  第五爻,把握中正,處事客觀。

  第六爻,不要以利益為主,不要只想著利,去爭短暫之利。

  這里我依舊要講講轉化。一般我們說轉化、應變多半是在第三爻、第四爻、第六爻。第三爻多半是不好的,訟卦第三爻是陰爻,當然不好,第三爻上面的三根陽爻很強,它如何對付上面的三個陽爻?“食舊德”,要吸收下面的九二的陽,柔中有剛,然后再往上走。這就是轉化。我的轉化多半是指第三爻可以轉化下面兩爻的力量,變成自己的力量,然后向上走。對第四爻來說,則是轉化下面三個爻的力量,向上幫助君主。第六爻就要懂得物極必反,順從天命??傊?,我講轉化就是要大家不被兇、咎、悔、吝給嚇到,不要被它們給判死了,碰到這些字眼,要懂得如何去轉化它們,化兇為吉,化咎為無咎,化悔為無悔。所以,懂得轉化,對每根爻都可以加以利用,這樣就可以用《易經》,而不是被《易經》所判。

關鍵詞:猴哥帶你探索易經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典推薦

猴哥帶你一起探索中國文化的源頭《易經》第二十三講、訟卦:最高境界是無訟

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