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經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卷十三·君子為國

作者:洪邁 全集:容齋隨筆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《傳》曰:“不有君子,其能國乎?”古之為國,言辭抑揚,率以有人無人占輕重。晉以詐取士會于秦,繞朝曰:“子無謂秦無人,吾謀適不用也?!背臃丛唬骸耙詤^(qū)區(qū)之宋,猶有不欺人之臣,可以楚而無乎?”宋受鄭賂,鄭師慧曰:“宋必無人?!濒斆岁凹v之罪,紇曰:“國有人焉?!?a href='http://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/shiren/431535.html' target='_blank'>賈誼論匈奴嫚侮,曰:“倒懸如此,莫之能解,猶謂國有人乎?”后之人不能及此,然知敵之不可犯,猶曰彼有人焉,未可圖也。一士重于九鼎,豈不信然?

關鍵詞:容齋隨筆,君子為國

解釋翻譯
[挑錯/完善]
《 左傳》 說:“不擁有君子,難道能治理好國家嗎?”古時候治理國家,講起道理有高下之分,真正分量輕重全憑有無人才來檢驗。晉國用詐謀從秦國爭取到足智多謀的士會,臨行時繞朝對他說:“您別說秦國沒有人才,我的計謀正好不被使用罷了?!背淖臃丛f:“憑著微不足道的宋國,尚且有不欺人的臣子,可以認為楚國就沒有嗎?”宋國多次向鄭國索取財禮,鄭國的師慧說:“宋國必定沒有賢才。”魯國季武子采納孟椒的意見把臧紇的罪行寫入盟辭,臧紇聽到了,說:“國內有人才??!”賈誼在《 治安策》 中論及匈奴對漢的嫚侮侵略時說:“本末顛倒到這地步而不能解救,難道能說國內有明智之人嗎?”后代的人達不到這一步,然而明知敵對一方不可侵犯,仍說對方有人才,這是不可圖謀的。一個賢士比政權還重要,難道不是如此嗎?
《卷十三·君子為國》相關閱讀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典推薦

卷十三·君子為國原文解釋翻譯

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