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《楚書》曰:“楚國無以為寶,惟善以為寶?!?/h1>
作者:佚名 全集:大學 來源:網(wǎng)絡 [挑錯/完善]

《楚書》曰:“楚國無以為寶,惟善以為寶。”

關鍵詞:大學

解釋翻譯
[挑錯/完善]

  朱子解釋說,「楚書,楚語」,這是春秋時楚昭王時候作的書,這句《楚書》的文字是講什么?「言不寶金玉而寶善人」,就是不以金玉為寶,而以善人為寶,這個意思。這個故事是歷史上一個典故,出自于《國語》第十八卷的「楚語」。記載中說,楚國有一位叫王孫圉的人到晉國,晉國的一位大臣趙簡子用玉做的樂器來迎接他,當然,這是在顯示自己國家很多寶,就問王孫圉,說你們楚國的白珩還在嗎?白珩是一種玉,是很有價值的。這是什么?來跟你提出,看看誰的寶更加有價值。結果王孫圉答復得很好,他說,楚國并沒有把這種叫白珩的美玉當作寶物,楚國有一位大臣叫觀射父,能出使諸侯,而且發(fā)表出非常得體的外交辭令,讓諸侯都無法批評我們的國君;又有一位左史倚相,能根據(jù)古代的典籍,說明各種事物,使事物都能夠循著一定的秩序運作,又能夠把歷史的成敗告訴我們的國君,使國君不會忘記先王創(chuàng)業(yè)治國的功勛,并且能夠虔誠的祭祀祖先和鬼神;還有能夠出產各種物資,幫助我們國家國防、民生、祭祀這些方面的人才,這才是我們國家的寶。至于那些美玉,只是國君的玩物,并不寶貴。這段話,顯明了楚國重視賢才,就是這里講的以善人為寶,不以金玉為寶。

  這節(jié)經(jīng)文是引用《禮記.檀弓》這一篇當中的個典故,跟上一節(jié)《楚書》里面講到的「楚國無以為寶,惟善以為寶」意思是相應的?!壕朔浮贿@個舅是舅舅,誰的舅舅?是春秋時晉文公的舅舅。朱子批注當中說,「舅犯,晉文公舅狐偃」,狐偃是晉文公舅舅的名字,他字子犯,所以稱為舅犯,這個是把人名縮得非常的簡短。這是晉文公的舅舅說的話,說『亡人無以為寶,仁親以為寶』。亡人,朱子說,「文公時為公子,出亡在外也」。晉文公當時還是晉國的公子的時候,他的名字叫重耳,因為重耳的父親晉獻公寵信驪姬,頭腦就昏,把太子殺死了,重耳逃亡國外,所以「出亡在外」這個亡是逃亡的意思。

  這個故事是講重耳在外面逃亡期間,這是為了避開國家的內亂。后來晉獻公去世,秦國的秦穆公就派人去重耳那里吊喪,而且告訴他,現(xiàn)在晉國發(fā)生這個大喪事,這種時候很可能失去權位,也很可能得到權位。雖然你在居喪當中,但是流亡不可以太久,得國的時機不可以錯失掉,你要好好的去策劃。言下之意是提醒他,現(xiàn)在回到晉國奪回政權正是時候。當然秦穆公派人去給他吊喪、說這番話,也是試探重耳。重耳就把這段話告訴他的舅父子犯。他舅父跟他講,你還是去辭謝他的好意,你告訴他,流亡在外的人,沒有什么寶貴的事物(無以為寶),只有愛自己的親人才是最寶貴的事物(仁親以為寶)。朱子這里講,「仁,愛也」,就是愛自己的父母,這是寶。舅犯就跟他講,說父親去世是何等悲傷的事情,怎么能夠借著這種事情來圖謀自己的利益?如果是這樣做的話,我怎樣向天下人解釋?舅犯勸重耳還是去辭謝秦穆公的好意。于是重耳就把這番話跟這個來的人講了,講完以后,就一直磕頭,但是并沒有拜謝。

  來的這個人回到秦國,秦穆公就問,重耳怎么說的?來的人就把重耳這番話轉告給秦穆公,是說:感謝貴國國君好意來吊喪,來問候我這個流亡在外的臣子?,F(xiàn)在父親去世,我不能夠親身在靈前悲哀的哭泣,卻讓貴國國君為我的將來擔憂。父親去世是何等悲傷的事,怎么可以還有其它的居心,那豈不是玷辱了貴國國君的恩義?秦穆公聽了之后就點頭,然后問,那他還有什么表現(xiàn)?來的人就說,他說完之后就在那里磕頭,而沒有像居喪的主人那樣來拜謝,哭了之后就站起來,站起來后也不再跟我講任何私話。秦穆公聽了之后就點頭,很贊嘆,他說,公子重耳真是仁厚,他叩頭而不拜謝,是他不以繼承人來自居;他響應完了我們的話之后,哭著站起來,這是表示他對父親的愛慕、懷念;站起來之后就不再跟客人說話,這說明他完全沒有借此機會圖謀私利的念頭。后來,重耳果然成為一位心懷大志的政治家,經(jīng)過一段周折之后,他回到晉國,當上了晉國的國君,而且是勵精圖治,成為春秋五霸之一,就是晉文公。

 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,人只要有德行,便會得人心,大家就會對你仰慕、尊敬、擁戴,那你怎么會得不到國土,怎么會得不到財用?所以《大學》經(jīng)文講得好,「是故君子先慎乎德。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,有土此有財,有財此有用」。朱子批注中說,「此兩節(jié)又明不外本而內末之意」。外本內末,我們昨天講到了,本是德,末是財,外本就是輕視道德,以德為外;內末就是重財富,以財為內,這是不可以的。這兩節(jié)的經(jīng)文,一個是舅犯說的話,一個是《楚書》里面所說的話,都給我們明確的說明這層意思,真正的財富不是錢財,而是什么?《楚書》里說的「善以為寶」,就是善人才是真正的寶,仁親才是真正的寶,仁親是孝道,是德行。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(jīng)典推薦

《楚書》曰:“楚國無以為寶,惟善以為寶?!痹慕忉尫g

古詩國學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