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

作者:佚名 全集:大學(xué) 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 [挑錯/完善]

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。

關(guān)鍵詞:大學(xué)

解釋翻譯
[挑錯/完善]

  極就是極處、圓滿,也就是《大學(xué)》開篇所說的「止于至善」。朱子對這句解釋說,「自新新民,皆欲止于至善也」。有道君子,能夠自己自新,明其明德,又能夠新民,就是使大眾也能明其明德,而且自新與新民沒有一處不做到至善的地步,這就是明明德、親民、止于至善,這就是所謂的『君子無所不用其極』。無所不用其極,就是講自己盡心盡力,盡到自己的一切心思和力量,來達到止于至善的地步。

  底下我們來看蕅益大師對這句詩文的批注,他講,「只一日新又新,便使民亦自作,命亦維新??梢娦耐鉄o民,心外無命」。他這個解釋太好了,完全著眼于自己的修行。佛家講,若不能自度而能度人,無有是處。自己沒有覺悟,自己不能夠成圣成賢,想要幫助別人覺悟、成圣成賢,這是不可能的。所以蕅益大師說,這個「日新又新」,是引上面湯王盤銘中所說的「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」的話。也就是天天進步,不肯得少為足,不會半途而廢,一直修行,直到明德圓滿恢復(fù)為止,自然能夠使民眾振作起來,他也跟隨我們?nèi)招掠中?。不僅民眾跟著我們?nèi)招掠中?,整個國家的命運,命亦維新。所以《詩經(jīng)》里面所說的「其命維新」,這個命是講國運,國運也跟著改善。

  這里講的民和命都是講依報,依報隨著正報轉(zhuǎn)。正報是什么?一般講正報是身,自己的身。實在講,身對心而言,身也是依報,它也是你的環(huán)境,心才是正報。所以,可見心外無民,心外無命。這里講到究竟處,不僅是說依報隨著正報轉(zhuǎn),克實而論,依報跟正報不二。民是講眾生,命是講天下,包括宇宙萬有,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,用民和命做代表,有情無情同是我們這顆真心所現(xiàn)之物。所以能現(xiàn)的心跟所現(xiàn)的物不是兩個,是一個,心以外無有一物可得,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。所以只要能夠修心,就能夠新民,就能夠改造命運。這個命運,既包括自身的命運,也包括家運、國運、天下的命運,乃至整個宇宙法界的命運。

  在明朝有位袁了凡先生,他就是個很好的改造命運的例子。這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遇到孔先生給他算命,算得非常準,告訴他,你考試考第幾名,只能得到秀才,不能獲得舉人、進士的功名;做官做多大;吃多少俸祿;命中無子;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壽終正寢。一生的命運,全給他算定。結(jié)果這位了凡先生確實像孔先生所算的那樣,命運一點都不差。所以他后來也就徹底灰心,知道所謂「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」,一無所求了。

  于是到南京棲霞山去拜見云谷禪師的時候,跟他在一個斗室里面對坐,打禪坐,兩個人對坐了三天三夜。云谷大師是開悟見性的人,高僧,當然有這種功夫。他看到了凡先生這個年輕人居然也能夠坐三天三夜不合眼,也不打妄念,就問他,你是用什么功夫?了凡先生也很老實,告訴他,我的命已經(jīng)給孔先生算定,沒有什么妄想,所以要打妄念也沒用,干脆就不打了。云谷禪師聽了之后就哈哈大笑,說我原來以為你是英雄豪杰,哪知道你還是個凡夫。了凡先生聽了之后就有點不理解,怎么云谷大師這么說?云谷禪師就問他,你自己想想,你這個命運被孔先生算定,這么多年來居然沒有改變過,你被命運所束縛,那你不是凡夫,誰是凡夫?(這里講的「其命維新」,你得改造命運,那你沒改,你就是凡夫一個。)了凡先生又問,難道命運真的能改嗎?云谷禪師就說,是的,確實能改。你先自己想一想,你命中被算無子,被算沒有科第,你想想你自己該不該有科第、該不該有兒女?了凡先生很不錯,他細細的去省思,反省自己,然后說,是不應(yīng)該。為什么?他說能考中功名的人都有一種福相。他說我自己福很薄,又不能夠積功累德、培養(yǎng)厚福;又沒有耐心,說話、干事情都很急躁,心浮氣躁;不能夠容人,而且常常用自己的才智去蓋別人,顯示自己很有才華,讓別人下不了臺,所謂直心直行,想說什么就說什么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,這是刻薄的樣子,沒有福報,怎么可能考取功名?能夠有功名有富貴的人,他都是能夠耐煩做事,能夠謙和,待人有禮,而且謹言慎行,這就是有福的相。

  他自己又反省,為什么我沒有兒女?他反省出來六條自己的過失。他說自己有潔癖,太愛干凈,稍微有點臟、有點亂,心里就很煩惱,容不了物。所謂「地之穢者多生物,水之清者常無魚」,萬物都生長在有污穢的地方,污穢是什么?有營養(yǎng),如果是太清澈的水,里頭就沒有魚,那你想想,好潔過分,成為潔癖,就自然沒有兒女了。另外自己很喜歡發(fā)脾氣,天地和氣才能生育萬物,自己要是脾氣很暴躁,那是無子之相。另外對人沒有仁愛心。仁愛就是一種不忍之心,見到人家有苦難,必定伸出援手去幫助別人,不忍之心。可是了凡先生自己反省,常常為了自己的名節(jié),不肯屈己救人,擔心這個、擔心那個,畏首畏尾,不能夠真正去做善事,沒有那分勇猛行善的心,我們講沒有那種俠義精神,這也是無子之相。另外多言耗氣,愛講話,而且講的很多都是無聊的話,耗氣力。還喜歡喝酒,還喜歡晚睡覺,耗精神,這些都是無子之相,所以確實自己不該有兒女。

  袁了凡先生很難得,他能自己反省過失。能夠自己反省過失,這就是開悟了,開悟之后才能修行,你懂得自己有什么過失,你才肯改過自新。所以云谷禪師點化他,既然你自己知道你的命運是什么原因造成,你現(xiàn)在把這些原因去除掉,你的命運就改造了。把你沒有功名科第的相改過來,你就得到功名科第;把你無子之相改過來,你就得到兒女。所以袁了凡先生就從此發(fā)愿改過修善,結(jié)果真的將命運改造了。他本來命中沒有科第,科是舉人,第是進士,他都沒有,結(jié)果后來他考上進士;本來命中只做個小官員,但是他做了個比較大的縣長;本來命中無子,他生了一個兒子;本來壽命只到五十三歲,他活到七十四歲,多活了二十一年。你看,命運改造了。

  這就是蕅益大師這里解釋的「日新又新,便使民亦自作,命亦維新」,我們能自己改過修善,不僅自己命運改了,而且?guī)椭蠹乙材苷褡?。他給自己兒子寫的家書《了凡四訓(xùn)》度化了多少人,從明朝到現(xiàn)在,代代都被人傳頌。民國時期的印光大師,一生著力推動三本書,流通很廣,一本是《太上感應(yīng)篇匯編》,第二本是《安士全書》,這兩本都是講因果教育,第三本就是《了凡四訓(xùn)》。連我們現(xiàn)在學(xué)習(xí)了他的事跡,我們也得到振作,原來命由我造,福自己求,你看你就振作起來了,命運是掌握在我們手中,所以民亦自作。對了凡先生而言,他沒有起心動念想要怎么樣去鼓勵大眾來學(xué)好、來修德、來改造命運,沒有,就是自己真干,不僅感化自己的兒子,還感化了后世億萬的民眾。億萬的民眾就是國民,國民都能自作、自新,國運也就維新了。

  所以全是從自心上去著力。有首「心命歌」寫得好,說「心好命又好,富貴直到老;命好心不好,福變?yōu)榈溦?心好命不好,禍轉(zhuǎn)為福報;心命俱不好,遭殃且貧夭。心可挽乎命,最要存仁道;命實造于心,吉兇惟人召。信命不修心,陰陽恐虛矯;修心一聽命,天地自相?!埂WC明什么?蕅益大師這里講心外無命,命運全在自己的心,心好了,命自然能轉(zhuǎn)好,本來是貧賤夭折的命,也能轉(zhuǎn)為富貴良善的命。所以君子無所不用其極,君子明了這個道理,知道命全在自己的心,所以時時刻刻反省檢點自心,決定要把自己的心擺在真誠、清凈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的狀態(tài)當中,這就是誠意。而后必定能正心,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便順理成章。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推薦

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原文解釋翻譯

古詩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(zé)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(xué)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