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子曰:“南人有言曰:‘人而無恒,不可以作巫醫(yī)。'善夫!”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”子曰:不占而已矣?!?/h1>
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(wǎng)絡 [挑錯/完善]

  子曰:“南人有言曰:‘人而無恒,不可以作巫醫(yī)。'善夫!”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”子曰:不占而已矣。”

關鍵詞:論語,子路第十三

解釋翻譯
[挑錯/完善]

  孔子說:“南方人有句話說:‘人如果做事沒有恒心,就不能當巫醫(yī)。'這句話說得真好啊!”“人不能長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,免不了要遭受恥辱。”孔子說:“(這句話是說,沒有恒心的人)用不著去占卦了。”

  這一章孔子給我們講恒心的重要,所謂恒德,是非常重要的。他首先引用南方人的兩句成語,『南人』就是南方人,有這么兩句成語說,『人而無恒,不可以作巫醫(yī)』。這一句成語是講,如果人沒有恒心的話,他就不能夠去做巫醫(yī)。在古代巫醫(yī),這個巫是指承事鬼神的人,醫(yī)是為人治病的人。在古代巫和醫(yī)這兩種職業(yè)往往是相通的,巫主要給人占卜。

  底下我們再看《雪公講要》里面,他引《禮記o緇衣》這篇里面的一句話,證明這是「南人有言曰」,這個是一句成語,它這個原話是從《禮記》上出來的?!缸釉唬耗先擞醒栽唬硕鵁o恒,不可以為卜筮。古之遺言與,龜筮猶不能知也,而況于人乎?!惯@是跟《論語》這章基本是一個道理,但是《禮記》這里的話講得更詳細一些。「南人有言」,就是有這個成語說,「人而無恒」,如果人沒有恒心,「不可以為卜筮」,卜是占卜,筮也是屬于占卜、占卦。古時候以龜?shù)哪莻€殼,龜殼來占卜,叫卜;以一種叫蓍草,一種草叫做策,來做為占卦用,叫做筮,所以卜筮都是占卜用的,占卜的意思,這是占卜人的吉兇禍福。

  「古之遺言」,就是古代有一個這樣的遺言,遺言就是屬于像諺語這類的話,就講「與,龜筮猶不能知也」,就是那種沒有恒心的人,你給他們用龜筮來占卜都沒有辦法,占卜不了,「而況于人乎」,意思就是說,這種人是沒辦法給他占卜。那么醫(yī)師當然也不能夠治好他的病。所以巫醫(yī),「不可以作巫醫(yī)」,就是沒辦法給他占卜,沒辦法給他治病,為什么?因為他沒有恒心。巫醫(yī)是不治無常之人,是這個意思。所以這里凸顯恒德之重要,人如果沒有恒心,做什么事都做不成,那他的命運當然也是非常的糟糕的。即使你有病你想把病治好,你也得有恒心,你急于求成,潦草、隨便的來對付自己的身體,那身體也不好。

  『善夫』,孔子贊嘆這句古成語講得好。底下又講了一個古成語,『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』,這也是一句古成語。這個是什么?這是在《易經(jīng)》里面恒卦的卦辭,「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」,這是講什么?如果我們的德行不能夠恒常,那么羞辱必承之,就會自己給自己帶來羞辱。不能夠恒常的、沒有恒性的人,一定說話不守信,他在人心目中也就沒有信用。他所做的事情人家都會懷疑,人家也不敢?guī)椭?,甚至會譏笑他:「你做什么,做什么都不成,你是……」,羞辱你,所以這是自己因為沒有了人格。這個恒德是很重要的一個人格。

  后面《論語》這一章說,『子曰:不占而已矣』,這是孔子自己的話,不占是不用占卜,不用去給他預測什么??鬃邮欠浅6谩兑捉?jīng)》,他批注《易經(jīng)》,《易經(jīng)》精通的人,他都能夠占卦。占卦實際上是預卜一個吉兇,就是你大概了解這個果,你要反求那個因。如果是占卦的卦不好,那我們自己要反求諸己,為什么會得這個果報?一定是我自己身上有毛病,在自身上找原因。所以《易經(jīng)》它不只是用來占卦,更重要的是幫助人改過。你心念一動,它就有一個相,會占卦的人他就捕捉住一個相,他就能占出你這一個念頭會感應什么樣的果報,這給你占卜出來了。那是什么?你心想生的,你的果報是你的念頭招感的,他給你看出來了??闯鰜砹?,你最重要的是什么?要改。如果那個果報不好,說明你的念頭,因不好,「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,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」,你想避禍得福,必須斷惡修善,用《易經(jīng)》就能夠幫你去反思。

  所以古人講,「《易》為君子謀,趨吉避兇」,《易經(jīng)》是為君子而謀劃,為什么?你通過占卦你了解自己有什么毛病,斷惡修善,你就趨吉避兇。小人就不懂,小人他就占了卦,這個卦好的話他就很歡喜;卦要是不好的話,他就很沮喪,統(tǒng)統(tǒng)都落了煩惱。那他也不能趨吉避兇,該是兇的還是兇,他改不了,他不能改造命運。

  所以讀《了凡四訓》你就曉得,命運是能改的,怎么改?在因上改??紫壬o他也是占卦,算出他未來的命運??墒橇朔蚕壬鷽]遇到云谷禪師之前,他不懂得改,死在那個卦象上。后來遇到云谷禪師一點化,他就知道命運是可以改的,怎么改?斷惡修善。于是他就反省,為什么孔先生給我算,我一生沒有兒子?為什么我沒有功名?從果上反推那個因,找到毛病。把這毛病去除,果就改了,最后他就真改了命運。明白這個道理,他也要有恒心改。你看了凡先生改命運改了十幾年,一開始發(fā)愿做三千件善事,十年才完成第一個三千件善事,他得到了舉人。后來他又發(fā)愿再做三千件善事,求得子,他命中無子,這個也得到了。第二個三千件善事,做了三年才能完成,速度加快了。因為什么?惡愈來愈少,善愈來愈多。他做一件善事是什么?跟惡互相可以抵消。如果是他犯了一樁惡事,就要劃掉一個善事,抵消掉一個善事,剩下的才是純的善,這樣叫三千件善事,是純的。惡少當然他善就多,所以第二個三千件善事,三年完成。后來許行一萬件善事,發(fā)愿求進士,結果他一念之間就完成。他做寶坻知縣,為全縣農(nóng)民減糧,利益萬民,一件事等于一萬件事,愈做愈殊勝,愈做愈快速。那是什么?他已經(jīng)心地到了純善的地步。

  所以修行改過如果沒有恒心,怎么可能說到這個境界?「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」,就是你沒有這個恒心改過,那你也是可羞可愧,這是恥。努力改過才對得起自己,對得起祖先,對得起對自己有恩的人、老師,云谷大師是他的老師。所以沒有恒心他怎么能改過?怎么能夠實現(xiàn)他改造命運的目標?所以孔子說「不占而已矣」,這種人也不需要占卜。不是不能占,是知道這種人一占出來肯定他的卦象不好,他命運不好。為什么?他沒有德行,怎么能有好命運?所以「不占而已矣」,就算了,別讓他沮喪,就是這個意思。

  蕅益大師批注當中說,「觀象玩占之人,決不無恒。無恒,即是無恥」,這都是點睛之筆?!赣^象玩占」,這是算命算卦占卜之人?!兑捉?jīng)》起卦,往往是隨便看一個卦象,什么象都可以,都能夠起卦。為什么?因為什么象都是你心感召的,一切法由心想生?!度A嚴經(jīng)》里面講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就是整個宇宙是全息的,隨便拿出一個東西,這個東西里頭就含有全宇宙的信息,這叫全息。所以就從你一個動作,這個象,我就知道你整個一生的信息在里頭,一即一切,一切的都在你這個一里面,所以就用你的這個一來起卦,觀這個象,就能預卜將來你這一生的吉兇禍福,占卦是這個原理。

  當然這是有功夫的人,真正學過這方面的人,他懂得看那個象,立刻起卦,往往都非常準確。這種人都是真有學問,有德行有學問,不是那些江湖術士。江湖術士他沒有這個德行學問,他自己也很貪心,要騙人錢財,那根本不可能,沒這個功力。所以這種人往往都是高人不露相,真人不露相,這種人都是有恒德的,決不無恒。像孔子肯定是個占卦的大師,他都能批注《易經(jīng)》。蕅益大師也是,蕅益大師也是批注過《易經(jīng)》,孔子寫的易辭,蕅益大師做批注,有個《周易禪解》,這都是大德?!笩o恒,即是無恥」,沒有恒心的人他是無恥的,他老變化無常,這種人就是不知羞恥。所以「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」,肯定會有羞辱。

  江謙先生有一個補注,「謂不恒其德者不待占卜,而已知其必承之羞也」,這說得更具體了。一個沒有恒德的人,變化無常,說話不守信用,發(fā)的愿也不能夠努力堅持到底,這種人不用去給他占卦。為什么?他肯定做什么事都不成功,你占的卦也知道他肯定是會承受羞辱這個后果,所以還用占嗎?就是這個意思,可見得恒很重要。

  我們雖然現(xiàn)在修學圣賢之道,還沒有成就,孔子曾經(jīng)講過,「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,得見君子者,斯可矣」,做不了圣人先做君子。又說,「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,得見有恒者,斯可矣」,還沒有成為一個善人,但是我們能夠有恒,恒常的去行善,最后也能成為圣人、成為善人。

  【評析】

  本章中孔子講了兩層意思:一是人必須有恒心,這樣才能成就事業(yè)。二是人必須恒久保持德行,否則就可能遭受恥辱。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,也是對學生們的告誡。

注釋出處
[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]

  巫醫(yī):用卜筮為人治病的人。

  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:此二句引自《易經(jīng)·恒卦·爻辭》。

  占:占卜。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(jīng)典推薦

子曰:“南人有言曰:‘人而無恒,不可以作巫醫(yī)。'善夫!”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”子曰:不占而已矣?!痹慕忉尫g

古詩國學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duncanbcholiday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