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隨珠彈雀
suí zhū tán què 隨珠彈雀
- 成語名稱
- 隨珠彈雀
- 成語拼音
- suí zhū tán què
- 成語簡拼
- sztq
- 成語意思
- 用夜明珠去彈鳥雀。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輕重,因而得到的補(bǔ)償不了失去的。
- 成語出處
- 《莊子·讓王》:“今且有人于此,以隨侯之珠,彈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以其所用者重,而所要者輕也。”
- 成語例子
- 漢 張子并《誚青衣賦》:“隨珠彈雀,堂溪刈葵?!?/dd>
- 近義詞
- 明珠彈雀 得不償失
- 反義詞
- 成語繁體
- 隨珠彈雀
- 感情色彩
- 貶義詞
- 常用程度
- 生僻
- 語法用法
- 作謂語;含貶義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
- 主謂式
- 成語年代
- 古代
- 成語正音
- 成語辨形
- 成語辨析
- 英文翻譯
- pay dear for one's whistle
- 歇后語
- 成語謎面
- 成語故事
- 魯侯(或謂即魯哀公)聽說顏闔是個(gè)賢明的人,想請他出來為國家出點(diǎn)力,便派人先送一份禮物去。顏闔家里很窮,住在一個(gè)破爛的村子里,這一天正披著件粗麻布舊衣,在那兒喂牛。魯侯派的人來了,向顏闔問道:“喂,這兒是顏闔的家嗎?”顏闔說:“是的,這是我的家。”那人這才知道他就是顏闔,便說明來意,把帶去的禮物當(dāng)面交給他。顏闔不受,說:“恐怕你聽錯(cuò)了?要是送錯(cuò),你會獲罪的,還是回去問問清楚吧!”那人就這樣被打發(fā)走了??墒遣灰粫?,又來了,說:“沒有錯(cuò),就是送給您的,無論如何,求您一定收下!”那人放下禮物就走,顏闔還有什么辦法推辭呢。
《莊子》說完了這個(gè)故事,接著發(fā)表了一段議論,大意是說:顏闔無意于富貴,富貴送上門來,也并不歡迎,這樣的人是難得的。一般的世俗君子,都寧愿冒著危險(xiǎn)、不惜犧牲生命,去追求富貴,豈不悲哉!其實(shí)道理很明白:如果有這樣一個(gè)人,以“隨侯之珠”,去彈“千仞之雀”,人們一定要笑他是個(gè)大傻瓜。為什么呢?因?yàn)樗玫恼渲樘F重,而所打的雀子太輕微,得不償失??!那么,生命難道不該比寶珠更要貴重得多嗎,為什么輕易以生命去求富貴呢?
所謂“隨侯之珠”,是傳說中的寶珠,有這樣一段神話:隨侯(春秋時(shí)隨國國君)曾救治過一條受了傷的大蛇,后來大蛇銜了一顆直徑約一寸的夜明珠來報(bào)答他。這顆寶珠因此叫做“隨侯之珠”。人們把它作為天下最貴重的珍珠。人們還把它和“卞和之璧并稱為“和璧隨珠”,或“隨珠和璧”、“隨和之寶”、“隨珠趙璧”以形容稀世的珍寶。
用“隨侯之珠”作彈丸,去打飛翔于高空的雀子,這是極不上算的。所以《莊子》說:“以隨侯之珠,彈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!”比喻所用代價(jià)太大而收獲太微、得不償失,后來就叫“隨珠彈雀?!保ā半S”也可以寫作“隋”。春秋時(shí)隨國在今湖北隨縣,為楚國所滅。南北朝時(shí),楊堅(jiān)受封于隨,他把“隨”改名為“隋”。后來?xiàng)顖?jiān)做了皇帝,又以“隋”為國號,即隋朝,他就是隋文帝。從此,“隨侯之珠”,也寫作“隋侯之珠”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