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- 成語名稱
- 家徒壁立
- 成語拼音
- jiā tú bì lì
- 成語簡拼
- jtbl
- 成語意思
- 徒:只,僅僅。家里只有四面的墻壁。形容十分貧困,一無所有。
- 成語出處
- 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與馳歸成都,家居徒四壁立?!?/dd>
- 成語例子
- 四齡失怙,母金氏,弟克昌,家徒壁立。(清 沉復(fù)《浮生六記 閨房記樂》)
- 近義詞
- 家徒四壁
- 反義詞
- 家給人足
- 成語繁體
- 傢徒壁立
- 感情色彩
- 貶義詞
- 常用程度
- 常用
- 語法用法
- 作謂語、定語、補(bǔ)語;形容家中貧窮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
- 主謂式
- 成語年代
- 古代
- 成語正音
- 成語辨形
- 成語辨析
- 英文翻譯
- be utterly destitute <be clean broke>
- 歇后語
- 成語謎面
- 成語故事
- 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在梁孝王死后回到成都老家,他家十分貧寒,生活十分艱難。他的朋友鄰邛縣令王吉邀請他去大財(cái)主卓王孫家去做客。他看上了卓王孫的寡婦女兒卓文君,兩人私訂終身,回到他那家徒四壁的家,開始過他們清苦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