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判若兩人
pàn ruò liǎng rén 判若兩人
- 成語名稱
- 判若兩人
- 成語拼音
- pàn ruò liǎng rén
- 成語簡拼
- prlr
- 成語意思
- 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顯不一致,象兩個人一樣。
- 成語出處
- 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回:“須曉得柳知府于這交涉上頭,本是何等通融、何等遷就;何以如今判若兩人?”
- 成語例子
- 他與另三人作一獻(xiàn)上之報告,毀左翼惟恐不至,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兩人。(《魯迅書信集 致鄭振鐸》)
- 近義詞
- 判若鴻溝 迥然不同
- 反義詞
- 一如既往 半斤八兩
- 成語繁體
- 判若兩人
- 感情色彩
- 褒義詞
- 常用程度
- 常用
- 語法用法
- 作謂語;形容在不同場合的表現(xiàn)不同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
- 動賓式
- 成語年代
- 近代
- 成語正音
- 成語辨形
- 判,不能寫作“叛”。
- 成語辨析
- 判若兩人與“判若鴻溝”;都表示“判斷”的意思。不同在于:判若兩人形容差別懸殊好像不是一個人;“判若鴻溝”形容界限極清楚;區(qū)別明顯。
- 英文翻譯
- have become quite a bifferent person
- 歇后語
- 成語謎面
- 成語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