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- 成語名稱
- 不懷好意
- 成語拼音
- bù huái hào yì
- 成語簡拼
- bhhy
- 成語意思
- 懷:包藏。沒安好心。
- 成語出處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十七回:“武松聽了這話,自家肚里尋思道:‘這婦人不懷好意了。你看我且先耍他?!?/dd>
- 成語例子
- 蔡東藩《五代史演義》第12回:“家妓知他不懷好意,乘間逸出,還語朱瑾。”
- 近義詞
- 居心不良 居心叵測
- 反義詞
- 與人為善 誠心誠意
- 成語繁體
- 不懷好意
- 感情色彩
- 褒義詞
- 常用程度
- 常用
- 語法用法
- 作謂語、定語;指動機不純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
- 動賓式
- 成語年代
- 古代
- 成語正音
- 成語辨形
- 成語辨析
- 英文翻譯
- harbour an evil design <have bad intentions>
- 歇后語
- 成語謎面
- 潘金蓮給武松敬酒
- 成語故事
- 武松自殺了潘金蓮與西門慶這對奸夫淫婦后,被官府判望流放,套上枷鎖,由兩個差官押送,經(jīng)過十字坡酒店遇到母夜叉孫二娘,孫二娘不懷好意,用蒙汗藥來對付武松。武松裝作藥性發(fā)作,在孫二娘要扒皮時抓住她,嚇得孫二娘趕快求饒。